时间久了慢慢觉得市场有他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更多来自情绪。
个股的估值好似一条引线而已,这条引线的自然长度是它的估值。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条引线的长度是扭曲的,或被压缩,更多时候是被加倍拉长。
我们回顾09年以前的股市,引线被压缩的时间几乎没有。
压缩的不会永远被压缩,拉长的不可能永远会一直幸运着。
即便长期处于被拉长的引线,它也会波动的,一会儿拉长三倍五倍,一会儿倍拉长五倍十倍。
你买在了十倍的位置,很有可能倍回归至三倍五倍。当然,也有可能倍拉伸至20倍、30倍的可能。
股市的魅力永远是那么的吸引人,投资者的人数规模总是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我是幸运的。
虽然入市的五年,上证指数分毫未动,从入市的3200点,到今天依然是3200点。
至少我还是或多或少赚了点钱。我这五年最大的感悟是,坚持低估值游戏、结合策略是完全可以获胜的。
至于有人说,股市赚钱是不确定的,我想这只针对短期还有些道理,对于长期理性投资而言一定不是这样的。
于投资而言,真正的重头戏之一是敢于买入低估值的筹码。
但是,这里面也有运气的成分。为什么?
因为同样的历史低估,其估值差距是非常大的。
我10年买入民生银行的时候,是1.5倍市净率,一个属于历史的估值低位。
而如今,1.5倍市净率的银行股已经是奢侈货了。就连2013年初,民生银行最高估值还是1.9倍市净率呢。
银行股的市况,已经越来越倍冷落,以至于绝大多数股民对银行股不感兴趣。
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银行股的持有者和他的市值是严重不成比率的。
这也算是市场的情绪之一吧。要说投资的另外重头戏还有很多很多,各人有各人的熟练手。
很多投资者说到创业板指数,断言早已见顶,而我早已经不这样看了。
如果觉得创业板70倍市盈率不合理,逻辑上讲,50倍也是不合理的。
既然创业板能够达到50倍的不合理位子,同样的道理,创业板为什么不能到80倍的不合理?
事实上,我早去年12月,已经讲过创业板要创新高的。
私底下,我和很多朋友也说起过这些逻辑。
创业板的持有者心态类似妻子眼中的老公,总觉得自己的老公是优秀的。
当所有的老婆都高估自己的老公时,创业板整体的高估一点儿也不奇怪。
当大多数股民觉得银行股不值得拥有的时候,被严重的低估也不是没有道理。
今天有人说我低点的买入把握有点水平,而高点卖出的水平不咋地。
是呀,我要是学会了两种水平,我岂不是发了?
一旦促使我做出买卖的决定,我是不看任何技术指标的,但很多时候,我发现,我想买的点位恰恰是某些高手所说的技术点位,常常是惊人的符合。
技术分析是常有的,因为用的人多,而使用熟练的少。
我在想,如果你在2013年和2014年合计的两年中,没有在股市捞到任何好处,该是问问自己的时候了。
你可以在2013年不赚钱,或者可以在2014年不赚钱,但是连着两年不赚钱,就没有什么道理了。
说到最后,我可以告诉提出上面描述的疑问的股友,事实上,我不会在目前的情形下卖出我持有的银行股。
这就是我现在懒得说可以暂时卖出点位的原因。实际上,我早已经在心中有了卖出浦发银行的谱,但远不是现在。
前期说的秘密,还未说。
原因是我自己搞错了日期,本想着是到了1月23日以后再等两个星期的,结果离1月底只有一个星期时间。
想着的时间点应该是本周末。既然说了月底揭谜,也不妨说了,我在119大跌的那天,跌停板买了浦发银行。
仅此而已。我说过的,会拿一部分可融资资金玩短线的。实际上,有人早已经猜透了。
只是卖点还未达到我的目标位置。至今还未卖出。我会在缺口以上位置卖出的部分增持的筹码。
我曾经说过,我会拿卖出海通证券的部分利润用来支持部分年轻的投资者,有兴趣的报名,发我纸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