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博友看不懂我近期在房地产个股上的短期操作,甚至觉得有背我前期的风格,其实,没有这么复杂的。
我是认真的在做交易,而不是简单的死守。事实上,房地产个股我是一直看好的。
比如,我10年初最早开始买入的个股就是金地集团。前期9月下旬还买过5.55元的保利地产。
银行股已经到了我合理的杠杆比率:上限保持100%的杠杆。
这样的融资杠杆,可以保证浦发银行跌破8.8元才会有平仓风险。
我是相信自己,浦发银行不会跌破这个价格的。
我目前的主要策略,就是持有银行股不动。
那么,接下来思考的是,剩下可用的40%以上的可融资杠杆,用不用?如何用?用在哪里?
先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认可市场趋势整体向上,这是最重要的核心判断。
第二、即便调整,幅度不会深,时间不会长。短期的低点就是买入点,且只要控制好节奏,适当的玩玩短线交易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我主要考虑低价(并非一定是最低估值)中大型房地产个股,比如保利地产、首开股份等。以及类似中国建筑的个股。
第四、我不会长时间的持仓,比如半年、一年。我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涨幅出局。
第五、如果能够赚点小钱,几十万、几十万的赚,以此来补贴融资利息和间接降低银行股成本,也能够带来持有银行股更多、更足的底气。
最近操作的保利地产获得了17%的收益、今天买入大量的中国建筑要看今后的具体情况。
早盘一个账户错过了加仓首开股份的机会,因为一个人操作几个账户有点慢。
我是预先挂好了7.02元的首开股份,准备买入40万股的,等其他五个账户去买入中国建筑后,首开股份已经没有成交机会了。当然,我原先就有上周7.22元买入的首开股份。
首开股份开盘15分钟后就快速的拉到7.30元,算了,不想撤单了。这个20多万元飞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时刻,才是趋势交易者勇往直前的时刻,可是我似乎没有看到这样的影子。
很多趋势交易者反而退缩,这算得上真正的勇者?
口口声声说右侧交易的,一旦真的机会来临,怎么不见了?
事实上,房地产个股行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何况,我买入的房地产个股的市净率都不是很高的。严格的讲,风险可控。权作新增资金入场。
今天下午,朋友有一笔新增资金,我收到通知后,立即在13.55元买入浦发银行。相当于新的开始建本金仓。
对于资金管理,通过最近一波的实际操作,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学无止境!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