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次降息对民企实际意义不大

(2014-11-23 23:25:30)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本次降息出现一个最大的特征:半年期贷款利息没有变,且和新的一年期利率重合。

    我是门外汉,但我隐隐约约知道,以往效益好、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一般选择半年期贷款。

    而效益不佳的企业,银行方往往也会给企业半年期的贷款,以便更好的控制风险。

    所以,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将来贷款的时候,基准利率本质上和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

 

    表面上看,0.4%基准利率压缩,会给银行业减少3200亿元左右的营业收入。

    但,实际减少上市银行的净利润,还是很难预测,因为影响净利润的因素很多。

    何况,因为降息导致的银行业营业收入减少,实际上也不会有3200亿元。对净利润的实际影响更小。

    由于货币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降息带来的减速,银行业的净利润依然会保持增长。

    尤其是,随着经济的恢复,坏账减少,银行业反而迎来更好的机遇,会有更高的增速。

 

    经济大环境才是影响银行业业绩的核心要素。

    明天银行股涨不涨,不是关键,关键是银行业未来的环境是变好还是变坏。

    实际上,0.4基准利率的调整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企业效益。

    最近几年为什么企业效益不好,主要原因是劳动者和老板之间的对话已不在是平等的一条线。

    以及行业整体的产能扩张。

     一旦产能已经扩张,企业停产也不是,不停产也不行。

     产能扩张,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压缩,并且到最后,工人成了老大。工人成了老大,企业成了瘪三。

 

    导致以上坏的经济因素,本质上是08年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后,逐渐影响了很多其他因素。

    当然,这是一条必走的路。

    经过若干年的重新洗牌,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依然会恢复。

   

    最近懒得动笔,我只想强调一点,银行股的投资不适合大多数股民,但适合什么投资经验都没有的老百姓。

    若想依靠积蓄曲线养老,银行股是最好的选择,几乎也是唯一的选择。

    至少,香港汇丰银行式的养老,今后一定会在我身上完美体现。我已经没有什么股价概念。

    再次重申:一辈子有一次机遇已经足矣。  

    这,将会变成我的一个课题:《银行股养老投资两不误》。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养老两不误。

    买入银行股,完全可以成为养老在先、投资在后。

 

    本文,我权作是自娱自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知是祸是福
后一篇:加仓银行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