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证看待融资带来的爆仓风险

(2014-10-17 23:28:16)
标签:

股票

 

    股市有风险,这是常识。正因为股市有风险,导致很多投资者一听到融资,更是谈虎色变。

    因为一般思维展开,融资远比本金具有更大的风险。本质上、或是常规意义上确是正确的结论。

    但是,很多投资者实际投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过融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至于人云亦云。

    我是一个习惯于融资的人,我有着和他人不同的看法。简单的讲,我们要辩证思维,不要人云亦云。

 

    我常讲融资是有特定条件的,离开了自身的因素,不具备融资能力的投资者还是远离融资为妙。

    这个能力包括后续筹备资金条件、以及投资者个体抗风险极限的两个含义。

    所谓抗风险极限,是指投资者自身能够承受多大的亏损风险、以及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风控水平。

    当然,真正意义讲,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和坚韧而淡定的心态。

 

    我个人认为,一个投资者因为缺少与家庭实物资产相对应的现金流,又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通过一步步的小尝试,是可以慢慢开始融资操作的。

  

    当然,对一些不成熟的投资者而言,融资操作确确实实是一把杀人的剑。

    比如,一个有着10年以上经验的投资者,依然没有在股市赚到钱,那是万万不能融资的,是得不偿失的。

    连最基本的赢利能力都不具备,你说怎么能够融资呢?

 

    重回话题,我们先看看融资的风险大小。假设一个投资者有现金100万元。

    若按200%融资,合计买入300万,按目前的爆仓规则,爆仓点是市值下降到260万,剩本金60万亏40万元。

    若按100%融资,合计买入200万,爆仓点是市值下降到130万元,剩本金30万亏70万元。

    若按50%融资,合计买入150万,爆仓点是市值下降到65万元,剩本金15万元亏85万元。

    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确实,我在这里留了思维陷阱。事实上,上面三种情况的发生概率,第一种最大,第三种最小。

    也就是说,要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则是股价分别下跌13%、35%、56.6%左右。

    如果投资者买的是类似08年的中国石油、中国远洋这样的个股,你说哪一种情况的结局比较好?

    当然是第一种情况的投资者最为幸福呀。亏损40%出局,倒不是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 

    从这个例子讲,没有任何融资的投资者有可能是死的最惨的,被慢慢的折磨而死。

 

    君不见48元的中国石油最低跌至7元、68元的中国远洋最低跌至2.6元。

    中国远洋目前依然是3元多而已。若算上利息,早已经吧本金都亏损完了。

 

    举一个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我一好友不听我的劝阻,11年4月份48元买入10万股的海通集团(目前改名为亿晶光电),最低跌至6元多,目前15元多。

    从6元回到15元,当然是大股东也想要有所收获,因为大股东重组海通时是花了高价的,他能不想翻身吗?

    可是,我好友一直这样傻傻的拿着亿晶光电,最终能不能解决问题,依然没有一个谱,或者说毫无把握。

    当初,若是高比率的融资操作,最终的结局反而更好一些,早早了结完事,死了心。晚死不如早死。

 

    当然,融资是需要特别注意选择个股的,若是遇上昌九生化这样的个股,不管上面三种情况的哪一种,都是完蛋的,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券商连强行平仓时机都没有。

 

    事实上,对于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而言,真正的走上融资之路,一定会做好所有的思想准备。

    同时,做好彻底打好翻身仗的一切信心。

    当然,这个信心绝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有非常充分的应对策略,以及高度确定的个股股价下跌可控的把握。包括第一次本金买入价位,后续开始融资的价格点,以及分步加仓的应对。

    遇上极度离谱的、毫无任何理由非理性的狂跌,以及一旦超出目标计划跌幅,能够及时补充资金做后援的能力。

 

    对融资的安全性而言,我的经验是个股选择最重要。

    事实上,A股市场有足够多的标的让你从容选择。但是最好的标的,选择好股价依然是第一位的。

    如贵州茅台、五粮液、银行股、长江电力等等这样的个股。

    投资者若再保守一些,也可以来个极度低估值的蓝筹组合。

 

    目前市场6000亿元的融资余额,我想,很多玩的是心跳。

    恕我直言,这里的大多数资金是瞎玩的。本来不该做融资品种的,恰恰融资做了。我们常常看那些产生融资余额的标的,我是无言的。我曾经写过类似的文章。

 

    真心希望融资的朋友们,最后不要蹦极。

    融资的话题实在复杂,好在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有过很多的叙说,不要觉简单的玩,也不要把融资想得过于简单。

 

    若有融资的朋友,请你三思!

    本人只对自己的融资负责。任何其他个人的融资而产生的亏损和我无关。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

    听信他人去盲目融资的投资者本来就不是成熟的投资者。

    我只是想谈些融资的话题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