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今年3月中旬,很多蓝筹股有了10-20 %的涨幅。以至于我在7月初曾经发过感慨,可以买的股票少了。
但本质上,这个结论是基于我自己的少量可用存量资金而言的,因为占比很少,所以无所谓买或不买。
当然,也是基于我的选股风格决定:选择低估值。
但最终我还是在7月9日买了15万股的海通证券,9元出头的价格,管不住手啊!
(但是需要说明一点:海通证券并非是真正的低估值,而是低股价。这个道理我以后再讲。)
反过来讲,这样的股市,再留着部分资金也不是我的风格。
只是因为早就计划好的,6月底要去美国,担心身在国外不便处理股市,才以防万一。
我是7月8日回国的,所以第二天看看没有太多可靠的品种,就直接挂了海通证券,选择了基本不需要准备第二仓的标的。
最近一个月,有很多人问我,还可不可以买入股票?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问出这样幼稚的问题。
最近四年多来,我给很多朋友说过,可以尝试在什么价格买入一些什么个股,包括一些交易策略。
但说到底,很少有朋友会相信他人的推荐。但事实上,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有自己的高明主见或产生利润。
我有非常奇怪的一个想法是,既然十余年以来在股市中没有赚钱,为什么不好好吸取一些教训?或者说改变一些策略。
从短线操作层面讲,股市时时存在机会。但,这显然不属于我目前的风格。
因为我从新入市后,脑子里根本没有过想目前做短线的想法。
为什么没有?是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将来如果我有这样的能力,我同样会选着适当短线交易,但绝不是我自己去做交易。
我会让年轻人帮我做交易。将来,我一定会退出股市,寻找水平高的朋友帮我投资。
所以,这是我最近几年勤勤恳恳思考投资之道的原因,唯有自己懂点东西,才会清楚我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我说的短线并非从持仓时间上而言,而是设定一定的赢利目标做参考。比如,我会设定10-20%的利润或者其他收益率结束一个交易过程,然后开始一个新的旅程。
这就是类似我今天想说的,对于新增资金而言,等同于新的旅程开始。
投资者最多需要做的策略就是适当的低位加仓而已。
事实上,回顾过去的三四年,很多蓝筹低价股,不还是目前的股价吗?甚至远比目前的股价更高。
很多投资者都已经抗战了四年、五年。
而你呢?你新增资金是来抄底的呀!
如果从估值水平看,很多个股的估值只是离历史低点稍稍高了一点点而已。
相信,便宜的东西,不会伤害你的。
投资真的应该相信一些常识。
最近有些新增资金,我依旧买了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如果,满仓了,就无所谓得失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