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投资中的概率思维及运用

(2014-08-04 22:39:32)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一般来说,概率是数学范畴。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谈论概率,运用概率,这是好事情。

    当然,市场上一大帮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投资者是没有概率一说的。

    虽然事实上,所有的交易都是以概率为基础,只是,我说的这些投资者本质上没有真正的思考概率问题。

    为什么说所有的交易者都有概率作为基础一说,是因为他相信自己买的股票会涨。

    反过来可以证明的是,谁会买入自己认为不涨的股票呢?这也是概率的运用。

 

    今天谈谈我对概率的理解及运用。

    首先声明,可能我无法把概率问题表达的非常清晰,因为讨论概率的同时,我所有的想法本身就是具有概率属性的,甚至我说的概率大或小还不一定是对的,因为小概率也会变成大概率,反过来也是如此。同时,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会举一个例子,但例子本身因为个体的看法不同,并不一定正确,更不能最为你投资的依据。

    同时还得说明一点,没有人可以声称自己掌握了一套基于概率判断的前提下做出最优秀的交易策略。因为市场永远在变,每一位投资者的准确度都无法高于市场的准确度。

   

    很多有概率思维的投资者,大多会认可认投资就是玩概率大小。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在具体判断和运用的时候,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第一点,判断个股涨跌的概率,本身就很难。这第一点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因为我们在没有把握判断概率的前提下,不做个股的买卖就是。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对绝大多数个股都是不想判断,或者说没有判断能力。你有见过一个股民买入上百只股票的吗?绝大多数投资者手上拿的一定不是最优秀的组合。如果今年有十个牛股,你见过有人刚好买的是这十个个股?可见判断很难。接下来,我想说的就是判断概率非常难的前提下,如何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概率判断以及策略的运用。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在自己认可的概率前提下如何运用于买卖。

   

    你认为一个股上涨的概率大,且往往是你自己能够把握的情况下,比其他个股上涨的概率更大,那么你可能会选择买入。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想过,你是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是长期还是短期?是主观还是客观?是从趋势判断还是从基本面判断?是长期看多短期看跌?是短期看多长期看跌?等等。。。。。。举不胜举。

 

    下面开始举例说明。

    我结合银行股谈概率论的思考,并不代表我对银行股判断是对的。我只是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而已。

    如果我买入银行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基于短时间还是长时间。实际上,从短线思维出发,无所谓对错,也不需要我今天去讨论这个话题,可见,我一定是从长时间考虑问题。所以,我从长时间谈这个话题。

    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看高多少?是100%还是50%,或者200%的涨幅,这个问题很重要,会影响你的持仓与否。我假设是100%的目标。

    接下来,需要多少时间我是无法断定的。我应该放弃这个话题。

    再接下来,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快速的涨幅,比如30%。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兴业银行从底部到现在已经超过30%,那么,我要不要暂时卖出等待回调?这个问题很重要,这就是我今天我想讲的核心内容。

 

    假设你的判断是会出现调整,且是大概率的判断。那么,同样的道理,也会存在小概率的上涨可能。

    一旦你选择卖出,市场的走势并不如你所料,恰恰出现你认为的小概率了:涨了。你说有这种可能吗?当然有。看看2012年12月底、去年9月份的银行股集体暴涨。很多投资者在银行股涨了一定的涨幅后,是看跌的。

    事实上,我见到的很多老股民就是这样的判断。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仅仅只是获取了小小的一段利润。

 

    写了这么多文字,事实上只说明了一个观点:投资者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银行股,你会豁然开朗,不会斤斤计较与局部时间段内、局部涨幅内的所谓概率大小。短期的概率并不一定能够作为你的买卖依据。

    事实上,你选择其他个股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吗?

    我身边见到的是,2012年9月份开始,民生银行从5元多涨至7元附近的时候,很多老手断定,民生银行一定会调整,不可能再涨。

 

    我只是抛砖引玉而已。同样的问题,你可以自己独立思考。

    我们要站在更高的格局考虑概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