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团是我讨论较多的一个个股,我喜欢拿熟悉的个股说投资。不妨让我再谈一次金地集团。
我察看了自己前一阵写的关于金地集团的博文,较典型的一篇博文是《吃亏最终还你便宜》。
文中我谈了金地集团的短线买卖策略,实际上这是基于金地集团当初股价的便宜而言的,可以短长结合。
如果我认为金地集团的股价高企,哪里还会谈什么买卖策略?该博文中我是这样描述的:
假设我有一笔新资金,想短线金地。我同时认可金地集团6元上下的股价,但股价一直在6.2元附近波动,那么买还是不买?有两种选择:买或等。我倾向于买入,并且做好主动买套的准备。
我在6.2元买入的时候,一定会留好资金准备再次下跌的时候加仓(当然,我一定是计划资金的全仓买入风格,并且准备将来要融资加仓的)。我会测算好自己的后续计划,当然不会是傻乎乎的等待金地集团下跌20%才考虑第二次建仓。
我把金地集团在6月25日的5.49元看成“铁底”(不是真的铁底),因为短线交易不需要长线的建仓计划。我一定是在5.5元和6元之间的下区间,即5.75元以下再次融资建仓。
有很多博友对我写的关于金地集团的很多博文提出质疑,认为股价的底部无法预测,我也知道底部难以预测,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不得不预测股价变化,怎么做好应对策略?不然会显得非被动。
说不要预测股价的投资理念,真正指的是不要在短时间内不考虑安全边际仅仅根据个股股价主观预测从而做出博弈决策。
可以凭借预测做出投资决策得有两个前提:一是具有高的安全边际,二是可以等得起时间。
简单的归结为一点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6元金地集团,在我看来相当于7元万科。而事实是金地集团6元的时候,万科往往在9元附近。
只是市场先生报价往往并不和估值相平衡,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这种时刻既充满机会又具有逆势的风险。
因为一旦市场先生持续长时间的和自己的判断背离,没有足够耐性的投资者很有可能会扛不住。
这是金地集团的K线图:

我想说的是:
第一、从理性投资角度出发,目前8元多的金地集团和6元的金地集团相比,安全边际一定少了许多。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但是从投资的效率讲,我无法做出判断。
市场先生休克的时间很难预计,同样市场先生什么时候开始醒来也无从知道。
我想表达的是,我不喜欢追涨。如果失去了最后6元买金地集团的盛宴,那么请你保持理性。
第二、今天金地集团低走高开,我在10点钟左右看金地集团的盘面,忽然蹦出了谁在买入金地集团的思考。
我总觉得怪怪的。当然,理性的投资者最后赚的一定是“怪怪者”送上门的钱。没有怪怪的股民往上推动股价,哪有底部伏击者的收获?
但我终究还是觉得好笑。为什么?为什么在6元不买,非要在8.5元买入?
我知道,市场永远有股民抢着反弹的。不是吗?金地可是从10.29元的位置掉下来的。我明白大家博的是谁比谁快。
如果换成我,要重新开始布局房地产个股,如果非要在金地集团和万科做出决策,我选择目前的万科。
不要总想着泡沫,享受金地集团的泡沫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曾经在底仓买入持有者。想在掉在半空中的金地集团,再去享受泡沫不是好的投资手段。
当然,我并非是说,8.5元的金地集团没有价值,那是两码事情的。
第三、如果非要抢反弹,我会在7.5元左右的位置博一把,原因有二。
一是跌半思维。当然,这个非常个性化的。跌半运用是有条件的,我无法具体的一一道来。但我愿意再补充几点,留给有心人自己思考。
首先,至少是行业或概念炒作中强势龙头;其次,股价从头部下挫到预计的跌半位置的交易日,基本上和前期同一股价开始上涨的交易日相当。
比如预计金地集团调整位置为7.5元,那么我们回头看上涨过程中突破7.5元的日子是4月16日,股价走至最高点4月25日,共用了8个交易日。同样的预计调整时间最好和8个交易日相当,从4月29日开始到节后的5月12日,大致也是8个交易日,非常平衡。
我把它看成为数学中的对称之美。我喜欢吧数学看成对称美。数学中有无数的对称美。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信你可以对照看看京津冀概念中最强势的廊坊发展,股价调整价格点和突破以及下挫花去的交易日子,几乎是完美的对称美。
至于为什么预计金地集团调整位置再7.5元左右,我说说理由:
金地集团从5.55元反弹到10.29元,我大致的修正一下金地集团的高点位置,因为金地集团的突破10元没有理由,我把金地集团的高点修正为9.5元,相当于顶部两根长阴线的中间位置。投资者尽量的把空间压缩一些,流出丁点的短线风险空间。本来博弈短线也就博个8到10个点左右而已。跌半位置7.5元左右。
二是即便7.5元买入金地集团被套,那么下一个可以安心加仓位就是下跌20%附加,也就是6元。
这样的策略才具有强操作性。
希望各位股友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