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09年,上证指数从1664—3478的融冰之旅,再次印证了银行股的投资威力。
以兴业银行为例,最低股价11.47元——最高股价43.48元,涨幅接近300%。
只可惜好景不长久,银行股又一次落难,步入慢慢熊途。
三年前,眼看着银行股再次低迷,史玉柱大举增持民生银行,似乎让投资者对银行股再一次恢复信心。
只可惜,仅仅只是史玉柱幸运而已。其他银行股投资者大多数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行列。
最近一段时间的银行股急跌,又让银行股投资者的心情跌至冰点。
银行股投资者糊涂了。想,究竟是怎么回事。责问是自己错了还是市场先生错了?
让我们把眼光先拉回到四年之前的情景。
如果在2009年末买入银行股,发现,唯有民生银行略有少量盈利。
买入其他银行股几乎全部趴下。
遇上最极端的北京银行,更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009年末,北京银行股价19.34元,除去历年分红,实际成本约18.37元。目前股价7.4元,算上送的0.2股,折算股价为8.88元。四年时间,不计利息已经产生账面亏损52%。如果算上利息,几乎剩下不到本金的2成。
这样的投资结局足以让投资者精神崩溃。
四年银行股投资之路,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但是否真的是银行投资之路行不通呢?
回到目前的情景,我们可以明确而响亮的回答:非也。因为估值境遇已经截然不同。
同样举例北京银行,2009年底是3.3倍市净率股价,而目前股价只有0.8倍市净率,估值高低是整整4倍。
4倍估值差距换算成4倍市值提升,那可是优秀基金经理人十年的投资收益。
我们设想较坏的结果,如果市场先生长期按照1倍市净率上下的估值水准对银行股报价。
那么,长期而言目前的银行股非常值得投资。
因为风险已经被过去的四年时间消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