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600万的上汽,15.35元成本。我不得不去思考下一个买点应该设在哪里。
最简单的办法是按照我常用的下跌档差买入。但在这样的价位买入,当然不是简单的运用20%原则。
第一感觉是,毛估估下跌10%的时候(13.8元一线)考虑补仓。
但,这显然都不是好办法。
朋友的上汽集团第一次买入并不合适,我不是指价格,而是资金投入比率不合适。
资金策略远比价格重要。
我可以这样表述,市场上大多数股票,我有大概率的把握运用策略获利。
但我不能说大多数股票,我可以运用低价买入做到获利。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我第一个考虑上汽集团在今年3月18日的最低价格,14.17元。
这个价格有意义。一是上半年的低价(不考虑今年初的价格区间);二是11月以来,上汽集团冲破15元以后又调整的时候,在11月13日产生的低点是14.15元。
就14.15元左右的价格。当然,这是非常个性的判断。
这个价格必须把剩下的本金200万元本金射出去。不到不买。既然第一次策略错了,就一定要承担职责。
如果成交,那么后面的策略是:
再下跌到13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盘面),再融资400万元买入,总投入1200万元,等待股价冲破15元以上减持最后800万元的本金仓位。这样成本控制在12.70元的成本,仓位30万股。计算如下。
15.35元*39万股=598.65万元;14.15*14万股=198.1万元;13元*30万股=390万元。动用资金1186.75万元。持股83万股。15元减持53万股,回收资金795万元。剩下成本391.75万元,持股数量30万股。最终算上费用合计成本控制在13.10元上下。当然实际操作不会简单的在15元一线轻易卖出,一定会等着比15元高。这样剩下的30万股实际成本争取控制在12.5元一线。
如果股价不迭,而是上去了,在15元出头的位置,依然要减持400万元。保持400万元的仓位。这样总计400万元的仓位相当于15元以下的成本。
这是我目前不得已的策略。当初只买入400万元,就用不着思考这么复杂。
当然,新增资金在目前的价位可以考虑半仓买入。
结论是,不同资金不同策略。
因为股价波动谁也不知道,投资就是利用市场而已。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思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