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估值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和艺术两者之间的围墙是什么?
我理解应该是辩证墙,并且这墙是无形的。事实上,科学和艺术两者相接的,没有间隙。
科学需要的前提是要有若干的定量,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推出结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需要艺术参与。
从广义上讲,运用最先进的模拟方式来计算公司的估值,答案也只是一个区域而已。
那么艺术在估值中代表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对模糊科学的修正系数,有点类同国画家在白纸上的泼墨多少。
这话说起来似乎有点玄乎。
巴菲特是这样表示:“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也就是说,大致准确的价值评估,哪怕是一个区间,并不会影响内在价值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这样的表述,所谓的艺术更多的是修饰成分了。
我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述科学和艺术的话,就是一张卷子中有科学分和艺术分,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总成绩。
既然估值有区间,那么不同的行业、个股之间的区间范围一定是有分歧的,就是说区间范围有大小。
即便不考虑公司的动态变化,要明白什么行业、什么个股的估值区间范围大小,实际上是很难的。
但是,市场上确实存在着某一类公司的估值范围很难确定,需要更多的艺术成分。
我把这种估值可大可小超出普通股估值范围的溢出部分(上区段、下区段),称之为价值“失重”。
为了便于说明,我举个例子;
如果市场主流对苏宁电器估值确定为700亿到900亿之间,但也有少数有影响力、理性的投资者认可苏宁电器估值区间是600亿元到1000亿元,那么苏宁电器的估值“失重”上下各为为100亿元。
对苏宁电器这样的个股,估值区间真的范围较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是缺乏可对比性。
那么,研究价值“失重”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的说,你拿着600亿元市值苏宁电器的时候,可以从容的持有至1000亿元的市值。
当然,补充一点,苏宁电器的未来又会有新的价值“失重”。
再举例说明,银行股个股之间的科学分数是相对固定的,同时艺术分数也是不大的,但一定有艺术分的高低之分。至于那个银行股的艺术分数多一些,实在是非常考验投资者的。
总之,艺术分的把握更难一些。
科学分在内区间,而艺术分则是围绕在科学分的外围。
用数学的数轴描述,如果科学分是1到2的分值,而艺术分就是小于1和大于2的分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