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心前面博文的误导,所以单独写这个博文。
我在前几天写过上海家化的短文,曾提到老葛退休的感慨。
我的本意并非说不要关注管理层的作用,管理层对极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老葛对上海家化的作用有目共睹。可是问题来了。。。
没有老葛,上海家化真的可能会有起伏。
上海家化没有了老葛,就注定很难再找到第二个老葛了,因为薪水体制和化妆品行业特征决定。
老葛不应该只是百万门槛级的薪水,可第二个“老葛”恐怕也真的只有百万级薪水的水平了。
所以对上海家化这样的公司时时刻刻要抱以谨慎的态度,因为上海家化还没有达到世界级品牌。
我在2010年买入金地集团之前,对凌克董事长的了解没有少下功夫,我是认可的。
同样,对民生银行的大嘴也没有少下功夫。
可是我想,如果金地集团换了凌克、民生银行换了大嘴,或许会有短期的困难。
但是,寻找第二个凌克、第二个大嘴要容易的多,体制使然。
最好是找到和管理层关联度不大的优秀企业,可是这样的企业很少。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之类的公司,即便董事长本事再大,也不能被证明,体制决定了优秀是空中楼阁。
有些公司注定和管理层关联度不大,比如长江电力。
同样,我不认可贵州茅台的高管能力对公司的影响力会非常大。
贵州茅台的核心是中国富裕人群的数量和腐败程度。
袁仁国离开贵州茅台,和老葛离开上海家化不是一个级别的影响。
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可言从语言中略窥一二。
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至于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度,那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
但我想,道理是相通的。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必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