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大乌龙暴露A股四大制度性缺陷

(2013-08-21 21:54:16)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摘自新浪财经《老艾观察》。

    个人备注:关键在于相关政府部门做事情不够细致,这些东东的坏是不言而喻的。

 

    从某种角度说,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是一件好事,它暴露了中国股市目前存在四大制度性缺陷:

    一、权重股对指数影响过大,易形成操纵

由于指数设计的原因,以上证50为代表的少数权重股决定着指数运行的方向,由于所占权重过大,少数权重股的波动便直接影响大盘的涨跌。一旦这些权重股暴涨暴跌,便引发整个市场的剧烈波动。而由于这些权重股流通股份较少,加之平时交易并不活跃,少数资金便可使之大涨大跌,从而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市场形成套利机会,更会留下操纵股市、影响金融安全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后门。

    二、股指期货和A股市场存在天然不对等性

T+0的股指期货和T+1的A股处于天然的不对等地位,机构可以通过操纵权重股在期指上快速获利并出逃,而A股现货投资者只能处于干瞪眼的情形。尽管在期指推出时管理层信誓旦旦表示设定的交易机制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但8月16日的光大乌龙事件已经将这一所谓的安全承诺击得粉碎!

    三、散户和机构在交易上存在巨大的不平等

散户只能通过股价上涨和T+1交易方式来获利,面对市场下跌则无能为力,而机构则可以通过期指和融券进行卖空对冲风险甚至获取暴利,由于交易门槛的限制,普通散户则无法参与这种交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散户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无辜伤害,甚至成为机构上砧板上的鱼肉。

而涨跌停板制度貌似防止了股价大起大落,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却使股民在遇到利好时想买买不进,遇到利空想卖卖不出,只能干着急,而机构却可以利用期指和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获取暴利。

    四、交易品种的匮乏,使散户无法对冲风险及做空获利

此前有认购和认沽权证,虽然数量很少,但至少可以对冲部分风险,多一种投资选择。但在2011年08月最后一只权证长虹CWB1黯然谢幕后,整整5年的时间便再无一只权证问世。虽然上交所表示正在研究个股期权,但何时上市仍然遥遥无期,A股急需更多适合散户的多种投资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