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市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会卖的才是师傅。
似乎流行了很多年,至少在我1999年入市的时候就有了。
近几年,又有一种声音:会买的才是师傅。
听起来,都有道理。
事实上,你真的懂了如何买,我想卖也就变得不难了。
因为你明白无误的知道为什么要买,怎么会不知道为什么要卖出?
当然,买和卖的道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因为市场先生的热情度无法预测,而且买在前,卖在后。
买是相对的,你觉得10倍市盈率(按市盈率简单的作比喻)便宜,就买了。
可是,市场后来给出了5倍的市盈率。
并且极有可能的是市场因为到过5倍的市盈率,在估值修复的时候,会在10倍市盈率打住。
导致你可能获利不大。但是,只要选择了持续盈利的股票,持股期间上市公司赚来的钱也会反映在股价上,所以便宜买入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15%的个股显得很重要。
盈利支撑股价。
而卖,也是相对的,极有可能你觉得可以卖出了,但市场先生偏偏还会报出更高的价格,你可能卖早了。
这些都是投资初期应该想好的东东,没有什么遗憾的。
如同想当年,在4000点卖出的智者,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投资的关键不是买卖差价的多少,而是懂得该买、该卖。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声音,无非就是想获得高于正常的收益而已。
只懂得买,或者只懂得卖,都不是投资的真正策略。
事实上,这种情形也不可能。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懂得买卖。
与其纠结于这样的买和卖,还不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投资策略,追求长期合理的投资收益目标。
我想真正买的便宜、净资产收益率高、业绩增速高的股票,从长期而言,一定是可以赚大钱的。
因为剩下的就是一个字:等。
一直等估值修复到合理的价位。
极有可能的只是少了一个大的波段而已,坐坐电梯。但,最后很有可能是因祸得福。
举例说明:你等民生银行15倍市盈率,市场先生偏偏不肯,到10倍市盈率的时候,股价从16元调头下挫。
过了5年,民生银行每股盈利3.2元,股价真的到了15倍市盈率,达到48元,相比16元股价涨了两倍。
这种情形可能吗?极有可能。
我早就对类似的情形预想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