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民生银行的可转换债的发行,让我想起了融资一事。
我知道自己的融资账户参与民生银行转换债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券商不会支持这类融资的。
无奈啊!幸好民生银行的可转换债没有多大甜头。可以放弃。但是少了选择,心里总是不舒服。
账户转户已经没有限制了,可以自由选择,这是好事。
可是,因为融资的需要,你想选择就不是那么方便了,原来限制的期限是十八个月,现在的政策(?)是六个月。
问题来了,有融资交易的账户想转个户头,对不起,到了另一个券商那里需要等待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办理新的融资手续。
这算哪门子规定?
无非是担心自己的客户流失而已。
如果银行也是这么规定,企业账户换一个账户,需要六个月以后才能办理贷款,谁还敢换户头?
这类情况很多,比如你原来的手机号码不能轻易的转变成另外方式,只能花上每月的50元月租费。
如果想免去50元的月租费,对不起,不能保留原来的号码。
利用手段,保护部门的既得利益是目前各个行业的常事。
石化双雄同价保护更不用说了。
居然有某董事长说,公司怎么怎么厉害,国家每花100元钱,有他们公司的贡献怎么怎么。
这是什么理论?什么逻辑?还说改革不能裁员一个人,要提高效率。
说起来冠冕堂皇,那你原来的效率一直低下,不知道?事实上你也无法信任以后会有所好转的。
国企依然还是国企。
股票账户依然还是没得选择。
垄断厉害,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任何垄断,也不是一个好事情,关键是要垄断的合理合情。
在合理的规定之下,让客户自由选择才是上策。
不合理的垄断,最终的结局是没有创新、竞争和效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