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对市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常有一些“老”股民对市值也毫无概念,简直不可思议。如果此事发生在新股民身上,倒还可以理解。
事实上,市值对选股有非常大的直观判断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估值往往需要结合市值综合考虑。
反过来,市值也会决定估值,市场对小市值公司往往给予高估值,两者相互相成。
严重情况下,由于投资者对市值的冷漠,直接影响投资者最后的赚钱与否。
例如:
上市初期的森马服饰、庞大集团、华锐风电,直觉就可以判断:不值这个市值。不值的最后结果,不言而喻。
如果你思考多了,往往会有非常正确的直观感觉,有时候甚至只需要眼睛瞄一下,简单的乘一下即可。所以我常常纳闷,为什么很多股民不去考虑市值....
充分理解和研究市值,对股民能不能拿得住、拿不住股票起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有时候市值可以作为你长期持有某一股票的依据。
市值在A股市场中,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不管是游资空降兵、行业龙头启动、股指期货做空、基金持仓配置、同板块涨跌不一等等,基本上都和市值有相关。
尤其是同行业中,市值差距非常大的股票之间,短期的急涨急跌,根本不是估值便宜与否的事情,一个10倍市盈率,一个30倍市盈率,就这样出来的。
前期的稀土概念和券商概念涨起来,由于市值的因素,市场的反应,区别就非常明显,市场往往倾向于小市值,尤其是小流通市值股,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广晟有色涨速超过包钢稀土、国海证券发力迅速。
这种现象天天发生。
但是,是不是小市值就一定值得你去买?显然不是,有时候恰恰是小市值股票价格高得离谱,一旦遇上下跌,速度同样也快,所谓涨得快,跌得也快。
物极必反。
银行股市值大,就自然成了最近两年的股指期货目标。上上下下好热闹。
一般来说,市值不是用来你仔细去计算的,它只是一种大的判断。比如你只要知道工商银行老大,四大行市值高、城市商业银行股市值小。
但有时候,即便是银行股之间选股,也有必要考虑市场对市值的反应。
比如你要在浦发银行和宁波银行之间选择,因为市场先生往往喜欢小儿子,你就可以理解宁波银行为什么享受高估值。
对市值的成长空间研究,非常有助于提高你的选股能力。
工商银行的市值增长空间,一定小于宁波银行。
海普瑞就是明显的例子,原材料毫无增长空间,因为养猪是不会增速很高的,每年是比较固定的,就要看公司的持续提价可能性有否。
公用事业板块往往受到市场制约,市值的增长空间就小,投资者往往看中的是分红。
近几年,很多股民开始结合港股、美股等分析A股,用的就是同行业之间的市值对比,非常管用。
A股最后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是不用怀疑的,迟早的事。
说到这里吧,对新股民而言,权作抛砖引玉,剩下的希望自己琢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