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股民善意的提醒我:买银行股没意思,等银行股涨了,其他股一定会涨得更多,即使要买银行股,也要等其他股涨了以后再买,银行股总是最后涨上去的。
在众多老股民眼里,我老是被看成新新手,一个实在是不会高效利用资金的笨股民。
我常常无语。
我不是否认这些老股民善意的提醒,以往牛市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规律”。
问题是近两年中,银行股和其他一些在我眼里“垃圾”股的估值相差悬殊,我有什么理由放弃银行股?姑且不说风险的确定性大小,你敢重仓那些估值高的离谱的股吗?
做不大,有啥意义?
在我眼里,做一笔投资,长时间看,你得到的回报总要有超过你内心期待的,简单地说:
第一、要超过银行年贷款利息8%;
第二、倍于你的工资收入吧。
第三、即使钱不赚,付出的也应该是学费而不是小费,不能是莫名其妙的烧钱,至少也要学些真手艺,有所悟吧,留着机会以后可以赚。留着本事在,不怕钱不赚。
以往股市的同涨同跌的历史(最离谱的同向度超过95%),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不再重复的历史了。
估值慢慢往合理区间靠拢是必然的。
事实上,这一幕大戏已经上演。
合理区间是多少?很简单,看看成熟市场,15倍-20倍的市盈率是中轴线。
但是!类似美国纳斯达克的成长股,适当的高估值毫无疑问,会永远存在。
同样的但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能与美国比?
你如果相信这个区间是今后股市的发展路径,那么结果是什么?
银行等低估值的股票往上,大量业绩增长不足以支撑目前已经达4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即将慢慢脱掉外衣。
你站在那一队,你自己选!
在我眼里,股市投资已经到了选择大胜和和大输的时候了。
你不信?三年后见分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