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了徐小明怪罪股指一事,最近又有许多博友说起融资融券的事情,我很有感触。刚读博友小兵的博文《地产,银行,茅台,轮回》,也很有想法,文中还问到:有没有中小板、创业板的融券做空,以及如果有,而产生的影响,蛮有道理,只可惜目前还没有这类融券标的。
2010年3、4月间,陆续推出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业务已有2年多的时间,应该承认,这些证券业务的横空出世,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有目共睹的。好?不好?留着以后进一步评价。
我从没做过任何期货,到目前也没有尝试过股指期货,但为了将来的股指期货做准备,我早已开通了期货的户头,因为规定,需要2年的股指期货经历,才有资格买卖股指期货。
事实上,国内A股市场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已经有很大的关联性,这2年多来的股市走势也隐隐约约显现出两者的裙带关系,许多股民对此早已不满,难怪徐小明先生也要怪罪了。
从源头上讲,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为了对冲风险,但补充一句,我是理解不了A股对冲的必要性。
对冲的意思是,如果对股市看空,用卖空股指期货来平衡,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只是为了基金等大资金,由于股票买卖的不便利和担心大量抛空股票交易对市场的巨大影响,当然是好事,问题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家看到了,最先受伤害的往往是中小股民。
融资融券的标的,以上海市场为例,从初期的上证50到90到目前的180。目前,整个股市已经有285个股票可以融资融券,但为什么没有把全部股票放开,一个原因是和目前的新股发行机制有很大关系,理论上如果所有股票都可以融券,那么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马上可以通过融券提前得到变现。
你愿意吗?
正是因为各类原因的限制,导致圈内圈外的股票不是一个待遇。如果是熊市,而股指期货的超级大户恰恰又要通过股票抛空进而卖空股指期货获益,那么受伤的很可能是圈内的股票。
这两年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我个人不喜欢融券交易,而喜欢融资,关键的原因是前者的风险远比后者的大。很简单的原因是,理论上,融券的最大收益是100%,而风险是无限。
融资有很多的利,我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目前融资交易机制的弊。我曾经好几次对我的证券公司提出意见,但很难解决,不是证券公司不愿意解决,而是谁也没有能耐让上级部门去改变现状。
怎么回事?
一、你一旦融资买入,目前的机制是你6个月到期必须还款。
二、你手上有非融资标的股票,一旦有融资情况,在卖出非融资标股票时,第二天你的融资账户会把你的前一天交易余额自动作还款处理,你想再买入非融资标的,对不起,不可以,因为你没钱了。这也是我最大的不满。
三、许多垃圾公司股价高高在上,对很多人来说你只能看看不能手痒。
四、一些估值明显高得离谱的融券标的股票,由于没有融券可卖,无法融券交易。
五、由于第二个原因,导致喜欢融资的人对很多心仪的非融资标的股票,不便下单买入。
六、融资买入的交易成本是强制的,远比普通买入高,这是雁过拔毛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