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银行股的关注,应该是N多年前的事了。
08年10月,兴业银行跌至11.47元,不可思议。毛估估利润至少2元,净资产9.8元左右,动态市净率不到1.2。我从没见过股市对银行股估值有这么低。10个月后,兴业银行涨了近3倍,市场先生也经常会喝高。
而现在,兴业银行同样被杀得只剩一片树叶,勉强遮住了羞处,享受了比08年10月更低的不公待遇。
我一直遗憾,由于其他投资的原因,错失了09年上半年兴业银行的盛宴,估计现在难以看到这样的盛景了:10个月时间快速完胜。我总感叹,怎么我重进股市三年,市场每况愈下。
10年6月,开始关注民生银行。首先对银行股以外的股票进行估值,比银行股便宜的标的不多。7月,贵州茅台跌至130元,我的直觉:便宜。机会难得,比08年的84元还便宜,但还是觉得短时间内,民生银行比贵州茅台希望大,谁知道市场的情绪与我的预期不一致。
我一直无法理解的是:市场对坏学生的估值会是对好学生估值的3、5倍以上,我只有两个字:无奈。当然,谁能想到现在的银行股又被市场低估了这么多?民生银行当时是16家银行股中垫底的,1.5倍的PB,我习惯用PE*PB的积给银行股排排队,因为PB也是抗跌的主要因数,我总是与后者为伍。
同年7月,写下了我生平第一篇的投资分析,见《初识民生银行》,就有了后来的陆续买入。
打电话给民生银行总行,和证券事业部的一位先生聊了半个多小时,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不久,开始关注博客,发现了东博老股民的博客。老股民让我肃然起敬,这不是他的投资理念高低原因,重要的是他的修养让我敬佩。我始终认为,培养人的最重要三要素:德(品德、孝、爱、真、善、美等等)、智(知识、智慧)、能(综合能力)。
向老股民致敬!
后来,当然是不停地做功课,绝不是盲目的、简单的买入而已。
11年12月,市场下挫。民生银行还行,维持在6元附近,有一个周六,忽然脑海闪现出想法,可以做更长远的计划,写下了投资计划:见《三到五倍的期待》。
有人会问,五年以后,民生银行不到15元,怎么办?
我的回答:如果民生银行正常发展,只是市场先生不给力,同时没有明显的其他好标的,继续持有。
远不到10市盈率倍估值,有什么理由,让我的钱去村银行?
没有人可以长期扶着你走,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