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发表一些今年二月初写在笔记本上的一些股票分析心得体会的短文。对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否思索和进步。
本人是小半个老股民,大半个新股民吧。99年底、00年初入市,扑通一声下了股海,想想真是胆大包天。稀里糊涂地在2002年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股市,转投房地产。直到09年,大盘从3478点下来到2639,又开始小试牛刀,进入9元的华夏银行,是当时最便宜的银行股之一,PB最低。最坏预计极限到7元2毛,打个8折。也算是重踏江湖。思索了半年,2010年初宣布停止炒房,该进入股市了。
世纪初的2年半,瞎玩!研究技术分析花了不少时间,因为从没高人指点,又长在小地方,实在是得不到一丁点的教诲,算是一个大遗憾吧。那时候流行过唐万通,买了他很多的书籍和光碟,幸好被骗的不多,至今记忆中最深的是他的飞机加油、滑翔、起飞理论。
断层的7年,看得不多,思考的也不深,但早就排斥了技术分析这一套了,逻辑上就靠不住。看07、08年的牛熊交替,煞是精彩。一直觉得1664点是个最好的机会,涨了10个月到位。估计现在这个速度不太可能了,世道变了,因为股指期货登场了。
人们常说,40以前很难价值投资,我觉得这话有道理,关键是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很难做事。但我个人认为目前的环境下,提前到35岁是可以实现完整有效的投资理念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