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687读书笔记三十之《花之寺》
(2013-07-15 19:53:37)
标签:
杂谈 |
小说花之寺记述了本该安分守己的妻子燕倩用匿名情书来引诱丈夫幽泉前往花之寺约会的故事,刻画了妻子燕倩在新旧婚姻中的举步维艰与勇往直前,并且张扬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展现了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双重人格与矛盾心理。
燕倩本是闺中太太,照旧例来说,应该是遵守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准则,相夫教子,和谐邻里。但是,这种生活在新时期却受到了极大冲击。将婚姻爱情视为一切的女性往往会被追求新思想的丈夫们嫌弃,导致婚姻的间隙。而燕倩也毫不例外。虽说当初幽泉是十分喜爱她的,但随着婚后生活的来临,有些东西不得不改变,这就是作为一名旧式太太的必修课。但是在幽泉的眼中却变成了一种枯燥与烦闷。
从燕倩人物形象中我们可以看见整篇小说的精神脉络。首先,燕倩是温婉细腻的女子,在丈夫提出要逃出囚笼,外出享受散发着甜醉的芬芳的春光时,细心提醒他还有一个约会,这让粗心大意的幽泉懊恼不已,但所幸有燕倩的心细如发,才能时时刻刻关注丈夫的行踪,不让丈夫失信于人。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大气体贴的妻子,丈夫埋怨她不去看花,反倒去见那些无聊的太太们。燕倩知道他不喜欢与那些说长道短的太太们一处,所幸就自己一个人应付,然后软语劝说丈夫找朋友出去逛街,以此打发无聊的时光。当幽泉不舒服时,燕倩很快就察觉,根据之前幽泉多吃了半碗饭,推测他是吃得太多,涨得难受,于是去沏柠檬茶给他喝。生活的细节方面,燕倩可谓是对丈夫十分留意,做事细致入微。去花之寺时,怕幽泉饿了,又特地带了吃的过去。这样的妻子可以说是十分贤惠的。
另一方面,燕倩绝不是一味深居闺中,只顾打理家中事务的的女子。她也有女性意识,一种想要挣脱束缚,独立自主,张扬个性的意识。所以,在知道幽泉已经开始对她的中规中矩烦闷时,选择了给丈夫写一封匿名情书,约丈夫去花之寺见面约会。此举不只是她对丈夫的一种考验,也是她迫切的希望追求新天地,渴望自由的愿望。而这封情书透露的不仅仅是她的多情与独立,还有她清丽的才华。在信中,她道“近来我被温醉的的东风熏得枝叶酥软起来,非常困惫。我又被鸟歌蝶舞的引诱,觉得常常立在庭园中究竟没有享着山花一样的清福,未免心中不自在。”所以,她并不是幽泉心中那个即使困倦也要坚持绣花的妻子,不懂变通,不知道浪漫与自由,也并不是不懂他的内心想法。其实他们都渴望自由。
而她对幽泉的引诱可谓是体现了她的聪明可人与古灵精怪。首先她故意推脱幽泉去春游,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然后在丈夫闷闷不乐,怀疑他们婚姻的实质时,果断站出来,换一个新身份引诱丈夫。因此,她便用匿名信告诉丈夫自己和他素不相识,但是却深深被他的才华吸引,于是对他十分有好感。继而用清新的文笔来展现她的文字魅力与泛滥的柔情。一句“现在我发生奢望,我想变成一只黄鸟或蝴蝶飞到郊外,任我歌唱,任我跳舞,赞美大自然,赞美给我美丽灵魂的人。”而这个人,不言而喻,就是幽泉了。
现在理由有了,但是幽泉作为诗人,渴望这样才华横溢并且能够懂他的女子可以说是已经动摇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是一名好丈夫,与妻子感情和睦,但是问题就在于近来由于与妻子的共同取向发生偏颇,所以导致他们婚姻的间隙。而这点,燕倩是十分明了的。于是他为了使幽泉打消顾虑,于是信中说道“我不能不爱你,但我不敢说爱你。我只是爱你,我的爱是不望酬报的爱,酬报不了的爱。我敢对着荣耀清洁的阳光起誓,我永远不敢,且不希望,我们能成为比现在关系更亲密的人。只要你容许我的灵魂驻在你那里,我便十分满足了。”与其说这是燕倩让幽泉打消顾虑的话语,不如说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对幽泉的爱与自己对新式婚姻爱情的渴望,一种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燕倩是爱幽泉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她的爱就如她所说的是不求回报的爱。她付出之多,也是幽泉无法回报的。毕竟,爱情里本就不是靠回报来延续的。她现在更希望的是进入幽泉的精神世界,用灵魂去驻扎。而幽泉为着这个精神之交,犹豫之后也来了,他觉得燕倩是会理解的。这里可以看出燕倩在幽泉眼中是通情达理的贤妻式的存在。而到他们真正约会见面时,幽泉也没有因妻子的欺骗而勃然大怒,而是感叹又上当了。一个“又”字,可谓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剂,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平淡无奇。
这样的燕倩,才是幽泉真正爱的燕倩,也是燕倩在新式知识女性妻子道路上的尝试与突破。整篇文章所展现的正是新旧之间,女性婚姻意识的转变。而燕倩正是这种思想的践行者。所以,燕倩的精神品质,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本质精神。追求女性的自由与独立,才是作者的最真的渴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