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对家禽畜的感情

(2018-06-27 14:48:35)
标签:

家禽

家畜

动物

分类: 故乡与亲人

儿时,因为日子贫苦,若是能吃上一顿鸡肉,当天便算是好日子,吃猪肉也一样,算是吃好的,故乡叫作打牙祭。因为爷爷极其疼爱我,不论是我在家的时候,或者是我在外面念书或后来上班,暌别归家,爷爷总要杀家里的鸡给我吃,夜里鸡进了鸡舍,或翌日鸡出鸡舍前,爷爷就将鸡捉来,用那明晃晃的刀要往鸡脖子上抹,这时我总是百般阻挠,故此只要我在,爷爷就从未得逞过。倘若它干了什么坏事倒好,它是无辜的。也倒不是为了节俭,而是那毕竟是家里的生命,有情感,看着那鲜活的生命在鲜血迸射之际的求生的惨叫,而后鲜血流尽无力地蹬着腿,我委实狠不下心。然而后来爷爷学聪明了,既然我不许,他便在我还未曾到家之前先将鸡杀好,回到家我就没辙了。若是别人家杀鸡,我倒没觉得有多少心疼,这应该如同别人家的亲人去世自己丝毫不觉得悲哀,而自己家里的亲人去世却悲满盈是一个道理。然而如若自己家里的鸡自己不杀了吃,卖掉,别人也同样要杀,我以为没有选择的悲哀,不看见总比看见的好。

自小都对动物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想捉野兔来养,捉不到,能捉到泥鳅,养着,能捉到小龙虾,养着。掏鸟窝,捉到雏鸟,养着。因为雏鸟大多难养活,故此还玩弹弓,总希望将成鸟弹成轻伤,然后我给养着,而事实是大多非死即重伤,纵使是能够养活,既然是没有被驯化的动物,我又并非是什么动物学家或科学家,养不了多久,也同样是以死收场。可算是断送了不少鸟儿的性命,或许也算是做了些恶事吧。

似乎小孩儿都喜欢狗呀,猫呀的。然而祖父辈,曾祖父辈养猫狗并非是因为心里宠爱它们,至少我们那样都是这样,管它们的叫法也总是“畜生”挂在嘴边。养猫狗是因为他们的作用。养猫可以防老鼠,自家的粮食不遭殃,养狗可以防贼,自家可以免于被偷的风险。如果猫不咬老鼠,也是毫不留情的,直接捉来将其扔出家门,扔到尽量远的地方,让其找不到回家的路。狗见到生人如果不犬吠呢?会直接卖给做狗肉生意的人。而狗不单犬吠还很凶恶,很会下口咬生人呢?同样是卖掉,或直接乱棍打死。真是过犹不及。“畜命在人”俗话真是现实最好的写照。我家养过两只狗,因为根据我如今的岁数,也就是两只狗的寿命的时间。一只狗在我曾祖母去世后紧接着就死了,另一只狗在我祖父去世的时候也是紧接着不久就死了。农村家里死了人,家里的狗就容易死,这似乎是一种映照,像是迷信,但是太多这样真实的例子。像是宗教或神的学说一般,不少事情有叫人惊愕的呼应。狗是最通人情的动物,你不给它吃的,它就只会眼巴巴地望着你,你骂它,它听着声频高,就夹着尾巴安静下来,你打它,它就只会跑,即使你把它打得偏题鳞伤,今后它也只会更怕你而是,但它不会记仇。你要上坡务农,它就跟着你,你回家,它又跟着你回家,你去赶集,不让它跟着你去,他就在家看家,你往街上回来,它老远就不要命地向你疯跑过来表达它的热情和高兴,尾巴使劲地摇,跳到你的身上,用舌头舔你的脚或手。且家里的人离开家,哪怕是十年,只要它没有死,它都会认得家里的人,你回到家,他便会毫不迟疑地来迎接你。我小学的时候到江苏读过一年的书,那时我家的狗叫“花二”,因为身上的毛是由黄色和白色组成的斑纹,一身花而得名,一年后回到家,它一下就认出了我。去年我家死去的狗叫“黄二”,“二”并非有什么用意,一身纯色,好比有的地方喜欢用儿化音是一个意思。两只狗皆是在我没在家的时候死去的,没有亲人那样深浓的情感,我回到家后也总感到家里空落落的,觉得缺了什么,怅然若失,让人感到冷清,颓唐。

我从不到七岁就开始放牛,讨厌它让我不得自由,限制了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无所忧虑的玩耍的权利。但有一年我家死了一头年,我十岁左右的时候,一头水牛,星期天我牵着它去外面吃草,放学回到家我也牵着它去外面吃草,在田埂上,在地沟里,在山坡上,我与它度过了太多共同的时光,也确实是有感情。本来家里就不宽裕,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头牛可是很大的一笔经济。有一天它就生病了,好像是吃了烂番薯它翻不过(d)又好像是感冒了,我记不十分确切了。怎么医都医不好,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我就问亲戚家我的爷爷奶奶去了哪里,我到了爷爷奶奶所在的地方,买牛肉的人正在准备给死去的牛开肠破肚,然后将有用的肉带走,我看着那男人将刀子伸进那曾经与我相处太长时间的水牛的肚子,我看着那男人又剥掉了它的皮,然后脑袋上的皮也全都剥落下来了,只留下鲜红的肉在那没有水的田里面静静地摊着。水牛的两只眼睛鼓鼓地在头上,显得那样突兀,后来头也被卸了下来,村里的玩伴围着那牛的肉体看稀奇,然后将卸下来的牛头一下对着他,一下又对着另一个他,戏耍着,欢声笑语。我心里悲痛万分,但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呆呆地愣在了那里,那样的异常安静在那里。或许中国人永远都是这样,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脆弱和情感。过了很久时间后,家里又买了牛犊,一次放牛,我在那竹林下,满是掉落的腐竹叶的水田里,捡到了那头牛的牛角,我拿着那一个牛角,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如同终于相认的亲人,终于失声痛哭了起来。

家里也养着猪,因为经济的原因,家里很少杀年猪。杀年猪,也是因为如爷爷要杀家里的鸡吃一样,不忍心,然后就跑到很远的山的那边,等到家里的猪杀后,甚至已经处理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才回家。其实卖猪相比家里杀猪,卖猪更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因为故乡有一种习俗,或许说说法:将猪养大,又囤好膘后,然后联系杀猪匠来买,过称后,杀猪匠就驱赶着猪离开,这时候家里的人就要跟在离去的猪的后面如同唤鸡鸭鹅狗猫一样的“啰啰啰啰啰”地唤它,那样来年的猪才会好养。故此,每当屠夫驱赶着我家的猪往远处走,奶奶就跟在屠夫后面唤走在屠夫前面的家里养了一年或两年的猪,我也时常跟着奶奶一起,奶奶也让我唤它。那猪走在山间的泥路上,往远处的公路上走去,有时候猪走远后,奶奶还站在山腰望着远去的猪在那里高声地向远处呼唤,那呼唤的声音我还是小孩的时候都感觉是那样的悲怆,像是亲人弥留之际床榻前亲人的哀嚎,像是亲人离别时候亲人送别的呼唤。并非猪如同狗一样通人性,有人情,只是本来就是送走自己家里养了几百天的动物去屠宰场,那呼唤声太催情。每个那样的日子,今日想起来仍然让人感到竟不是简单的难过,而是悲痛。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感到人类太无情。

而今离开了我的故乡,在城里奔波,因为生活环境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身边也就再也没有动物了。或没有倒好,免得又多了更多的诀别。有时自己觉得,要是没心没肺,如同很多动物一样没有情感或许更好些,免得生命出现太多的羁绊,太过痛苦。

 散文:对家禽畜的感情


 (更多本人各种题材的现实主义原创纯文学或严肃文学作品请访问本人的博客主页,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本人的博客。)

 

 


 

   2018627日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