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算是我最早的一篇短篇小说了,虽然稚嫩甚至有做作的地方,但它同样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意思)
(一)
三湖村与世隔绝,村里瘟疫着一种叫做“黑天麻”的病。这种病穷极了所有的村里人知道的中药,皆为没用告吹。害这种病的症状,起先是高烧,持续是高烧不退,等高烧渐退承接的就是全身红肿,四肢无力,最后全身开始糜烂至死。村里人拿这病没辙。害这种病的人,快则一周,慢则一个月就会死去。人们手足无措,眼睁睁,活生生的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开。尸横遍野。瘟疫带来的流毒还有耕种的荒芜。所以不仅瘟疫带走了生命,饥荒也使饿殍荒山野岭不得收拾。屋子没有了修葺,不务农时,萧索,一片萧索。
村氹里回荡着痛苦的呻吟,村子的上空笼罩着死沉的昏暗。整个村子的生机像没有了油的煤油灯,渐熙微弱,等待的只有幻灭。一切一筹莫展,日暮途穷。人们眼眸里只剩下了昏暗,没有了水灵润泽。满地的尸骸,有的是乎刚死;有的则开始糜烂;有的已可见髑髅,腐烂得臭气熏天,尸虫蠕动,苍蝇嗡嗡的声音响彻刺耳。人们在死人边升起了火,煮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的寡汤;有的人翻覆着死人,寻思着是否有可吃之物;还有的正抱着自己的亲人前俯后仰的失声痛哭。死人居然跟活人生活在了同一个空间!活着的人有的有气无力,拖着个脚徐行着,像极了散荡的阴魂;有的躺在地上已没有了痛的知觉;有的还能发出微弱的“哎哟”嘤然声;还有的依在树上,用后脑勺儿碰击这树干,痛苦不迭。除了这些离解脱不远的人们,还有的就是万幸的屈指可数的无染幸儿,一切的无奈也让他们蹙眉凝重。绝望剥夺了他们的面色。愁容不展。空气中弥漫的却不是呻吟和绝望,而是幸儿们浓切的哀恳,哀恳这僵讷的辗转,哀恳这僵讷的欣然。
(二)
张生负责喂养三湖村唯一可以用以农耕的牲口-------牛。这头牛现在不仅仅是三湖村唯一的农耕牲口,而且还是现在三湖村余下的唯一像样儿财产。拖着饥寒和病痛交迫的身体。头顶上依旧是拨不开的黑云随着空气流动,风驰飘散。黑云中时隐时现的太阳依旧烈得让人无法正视,而那时隐时现的太阳像极了张生身上一阵一阵的痛。蝉声滋啦滋啦的回荡,不绝于耳。张生开始有一些眩晕,然后浑然昏厥,石头一样的倒地。等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已是迟暮,牛正舔舐着他的脸。张生从地上爬起来,却怪诞般的感觉自己的病是乎好了。他一下放大瞳孔,张大眼睛,若有所旷世发现似的,牛都忘了栓,也忘了自己还没有好的病,一下跳了起来,然后连走带跑的回到村里,大声昭告村里人,“牛的唾液可以治病,牛的唾液可以治病!”张生说那畜生跟他时间久了,并有了感情,知道自己昏厥了并守在自己身边舔舐自己,以示照顾。张生把事情的每个细节都透彻的说给村民们听,然后还有什么“牛不仅为我们犁耕,还是上天排下来救赎大家的救世主”等被兴奋冲昏头脑的话。
三湖村大家一直很和睦,很融洽,可不想,这份融洽却被这牛的唾液一刀划破。大家为了争用牛的唾液发生争执,大打出手,短兵相接。无稽可嗤。这唾液却对黑天麻没有任何的用处。伤了和气,病也没有好。大家只得悻悻而去。从此,张生也成了大家嗔恶的对象。为了大家却伤害了大家,有苦吐不出,也没脸吐。
张生是陈武轩最要好的朋友。张生没有躲过这该死的黑天麻,而陈武轩及其一家却都是这屈指可数中的幸儿份子。
陈武轩在大家心里是一个不错的人。善解人意,助人为乐,还是个顶有名气的大孝子。武轩认为张生所言之神奇应该不为哄骗,而牛的唾液能治病也并非蹊跷。本着武轩一贯热枕帮助他人的心,一个人去张生说的事发地看个究竟。再说这黑天麻为传染病,也难免会波及到自己和家人,所以也算是未雨绸缪。武轩惊人的发现,当天牛的吃草处唯有一种叫做“胡灵”的草最多,并断定,这蹊跷一定跟这草有关。一定是这胡灵草能治病。武轩瞬即就把自己这发现告诉了大家。
村民们适用了这草,果不其然,很快就奏了效,而且这胡灵还很神奇,入口见效。瘟情很快得到了缓解。武轩被大家称为英雄。大家送鸡鸭,送蛋,握着武轩的手感激涕零。这件事情后,大家也化解了对张生的误解。
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们都对武轩这一发现广为传颂,但武轩却从未对此而洋洋得意或者引以为豪。他认为不管人们怎样大肆赞扬他有孝道,为他人谋福利,或者怎样英雄,这些都不被他称为荣誉。但也不是清高,他就是内心简单认为这些都是他举手之劳,他也没有为了好事而再去多做什么,所以不足挂齿。所以,真不是只要是荣誉就能让人高兴和自豪的!
(三)
三湖村人多,草也总是有限的。村里人把地都爬红了都再找不到一根胡灵草。还未扑灭的旧火很快复燃。这次并且愈燃愈烈,势不可挡。很快,人们生活再处颠踬。最后,村里的牛也被杀了,分给了大家。武轩让张生帮自己代领,可是牛肉却迟迟不见着落。当武轩向张生问起的时候,张生说路上被狼给叼去了,脸上还写着一种无奈的懊丧表情。这样生活窘迫的时候,起一点小心思也无可厚非。武轩只是默而不语,摇摇头,续之悻悻而去。
村里的日子每况愈下。武轩的妻子芯儿而染上了黑天麻。相续武轩的父母也没能逃此劫难。武轩家过上了揭不开锅的日子,不得不找上他最好的朋友,看能否周旋。张生知道武轩要找自己的目的,并是能装多穷是多穷。那就好比看见猫的老鼠,逃窜或藏匿以最快、最好和最安全的方式行进。然后反正就是说一些武轩听不懂的托词,武轩明晰了张生的意思,就只得示意要走。可晃眼间,武轩看到了一只似乎如人脚一样的东西在张生家的案上。武轩不敢也不想用眼睛去明确眼前的委实。武轩怅有所失的悲丧的跨出张生家的门槛。才知道困难面前见真情,大难面前见人格。
村子再次回到了臭气熏天,苍蝇嗡嗡声响彻耳际的时候。芯儿的病也开始严重。除了自己,全家人都躺在了病床上。站在病榻上,面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生命渐渐将逝去,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武轩常常把嘴微张,眼睛成三十度角望着苍穹,然后嘴里敞着粗气,强硬着口水,眨巴着眼睛。没有事做的时候,武轩也常常不愿待在家里,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看着自己的家人一天天走向死亡的勇气的。
日子依旧沉寂,一天天向消亡逼近。张生的母亲死了,接着父亲死了,最后那个跟武轩最要好的朋友也离开了三湖村。武轩知道后,并没有像常人那样痛快,说报应。而是难过。这个世上他最好的那个朋友离开了他。武轩认为,张生没有变,而是时势把人变得丑陋。
武轩依旧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家人一步步走向死亡,没事就一个人到荒山一隅望着天际发愣。这一天武轩依旧像往常一样定时回家,看妻子正熟睡床上,然后打理着家。妻子不动,睡得安然。武轩的妻子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那个当自己发生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人,那个武轩内心经常去的地方没有了。孤独,无助。武轩抱着妻子的尸体失声痛哭,那声音震赤天际,而那留不完的泪水,则是武轩宣泄不完的爱!芯儿走了……
(四)
武轩再也无法过这样的日子。途穷中,武轩想到了一个村里大家都不敢去触碰的地方------仙窟氹。据说仙窟氹,那里的瀑布壮美,树大冲天,鸟语花香,馥郁扑鼻,常年如春。那里还有一道万丈悬崖,悬崖的中间云雾氤氲,而隔着悬崖,还有一片非凡丰饶的土地。悬崖中间还隔着一根有史以来就存在的耀眼不锈钢丝。仙窟氹虽有极少人去过,但村里人重来都不敢去触碰那根神秘的钢丝,据说是女娲补天不慎掉下的发簪,神圣不可侵犯,要不绝对遭天谴。武轩心想,最神秘的地方一定有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武轩瞒着所有人去了那个地方。武轩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何止传说中那样美,传说中的美,简直是对仙窟氹美的亵渎。它比传说中的更秀丽,更袅娜,更妖娆,更纯然,更宜人,更美不可收,更壮不可言。如此盛美,不断地刷新武轩心灵美的记录。无其城府,任其壮美侵蚀和蔓延。倏然间,武轩眼神却伫定在了一处,就是悬崖对面。漫山遍野的胡灵草,茂茂密密。那就是武轩需要的东西。并且想着要把那些胡灵草弄到手,而唯一的方法却是从钢丝上走过去。他回去跟已经病重的父母商洽,可那哪是商洽,简直就是反对的批斗大会。首先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其次走钢丝那是多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得不偿失,无法退身,甚至失了性命,所以父母的反对也让人理解。
武轩已经失去了他最爱的妻子,他不想再失去他最爱的亲人。父母从反对他演化到责怪他的不听话。乡亲们知道后也一个方向的反对。武轩依旧毅然决然的要去。可见,“孝”是容易做到的,“顺”却是任何人都很难做到的。有的时候爱却要学会“违背”,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父母痛恨他一意孤行,甚至看到武轩回家就不高兴,还不让他进家门。很多时候自己心里有苦连找一个人述说都没有,武轩的心真心荒芜,寂寞。寂寞并不是没有人陪就叫寂寞,而是自己不被自己最在乎的人理解,那才是真正的寂寞。
踏上仙窟氹的路。爱他的人痛恨他不听劝诱,恨他的人对他嗤之以鼻,觉得他不自量力,甚至跌下悬崖死了才好。
如果不甚跌下万丈悬崖,将绝无生还,粉骨碎身,父母也将孤零死去。别人更会觉得仙窟氹神乎其神,更是不敢触碰,真理将永陷沉沦。但他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胡灵草,那意味着对岸还有他的家,还有他的亲人,还有他需要的生活,一切的一切。责任、胆怯、追逐。武轩背负着所有交织的思绪走到仙窟氹,也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复杂,甚至浑身开始颤抖痉挛。想到不去试试也是等待瘟疫吞噬。所有,与其没希望的等待还不如殊死一搏。要想得到,就更要敢于失去,不怕失去。他倏然又豁然。
踏上钢丝,摇摇晃晃。人们嘴里各说各的,声音嘈杂噪耳。他刚找两步,就发现钢丝看见的是“细”,走上两步它却可以无形的宽。武轩踏断了那根钢丝,却可以异常稳健的行走。因为真正的钢丝本身就不在脚下,而在脖子上。那钢丝一圈一圈的勒得我们无法喘气而却步。那钢丝叫生活。这似乎是老天给我们的一直都存在的路,只要你敢勇敢,只要你不畏惧,只要你踏上第一步还敢迈第二步,你踏上的将不是不确定的努力,而它已经是原原本本的成功之路。可见,有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的练就还欠火候,而是差一分勇敢的心。他用绳索系运了很多胡灵草,武轩成功了。
(五)
胡灵草扑灭了瘟疫。勇敢扑灭了怯弱和邪恶,为三湖村带来了平静。
当武轩的父母寿终正寝后,武轩也已顶着满头银发。再次来到仙窟氹,对岸一切依旧茂然丰饶。武轩原本可以到对岸去过无比安适优裕的生活,可他没有去。因为他最爱的芯儿在这里,一个人的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他熄灭了人生物欲的灯火,点亮了人生的守候和意义。
武轩以为通过自己的勇敢,可以引领更多的人去“走钢丝”,可不想。
“钢丝”依旧存在着,依旧寂寞。一眼望去,锃亮耀眼。
更多本人各种题材的现实主义原创纯文学或严肃文学作品请访问本人的博客主页,也欢迎关注本人的博客。
2013-06-03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