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长办公室(小说)

(2017-11-17 07:31:07)
分类: 短篇小说

镇上已经有不少的村庄通了公路。十来年前老王所住的王家村村民们早就已经自己组织挖好了毛坯公路,等的就是有朝一日国家出钱为老百姓硬化公路。如今终于有了这个政策,但眼看镇上已经不少的村庄的毛坯公路得到了硬化,而王家村的毛坯公路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老王五年前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型的养鸡场,毛坯公路对运输极为不利,特别是梅雨季节,道路就完全瘫痪了。夫妻俩儿遇到梅雨季节,卖鸡蛋,买鸡卖鸡,买饲料等回家都得走一公里的路自己搬运。这让老王很烦心,很苦恼。

晚上,吃晚饭,香桌上放着一个信封,两人都盯着香桌上的信封,信封里面装着的是一万元钱,对于老王家,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而老王家还凑得出,别人家根本就拿不出。老王与他的老婆坐在香桌前,两个人一句话也没有说,作为一家之主的老王在做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倏然老王把手拍在了信封上,而后狠狠地把信封抓握在手里,“决定了,就这么办”,老王说道。

知道政府要九点才上班,但老王已经早起了床,第一得做喂鸡的活儿,第二农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把钱带上了吗?”老王的老婆问道。

老王在换养鸡时候穿的衣服,已经换得差不多了,拍了拍鼓囊着的裤侧兜,“带上了,你放心,不会丢”。

老王往镇上走,他的老婆说道:“早点回来”。

“好好,办完事情我就回来”,老王答到。

老王来到了镇政府门前,要进政府,老王总有些怯生生地。他认为政府的人都是没有好态度的,都是很瞧不上他们这样的平头老百姓的。关于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老王也说不上来。

老王也不知道镇长到底在哪个办公室?进到政府大楼,来到天井处,东看看西看看。一个小姑娘走到老王的跟前:“您是要找谁吗?”态度倒很和气。

“我要找一下镇长,请问他在哪里?”

“镇长呀?出去办事情去了,可能要有会儿时间才回来”。

“我找镇长有点事儿”。

“您有什么事儿直接找我们就是,我们就可以处理”。

“算了,我只想找镇长”。

“找我们是一个道理,镇长是综合事务全揽管理,我们才是具体办事的责任人,只要是我们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处理,首先要看您是什么事儿?而且镇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您即使找了镇长,到时候您还是要找我们,您何必这样干等着?”

“没关系,我等等”,老王在二楼走廊边找了一个椅子坐下。

看老王没有注意,这小姑娘跑到了三楼镇长办公室:“镇长,有个中年男人说要找你,问他什么事儿?他无论如何绝口不言”。

“到底是谁?你认识吗?”

“不认识,不知道是谁?我说你出去办事儿去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想他或许就走了,但他却在走廊上找了位子就一直坐在椅子上等”。

“不是难缠的上访者吧?”

“我也不知道,就是不认识呀,看着倒是一个面善的人,不像是这样的人,是不是哪个您认识的人?”

因为镇上不时有贫困百姓到镇上来要好处,而且有些贫困百姓的贫困纯属自己好吃懒做的结果,给予了“贫困户”等一些“好处”后,还想要其他“好处”,还想要更多,要不就一直守在镇政府不走,这是常有的事儿,政府好说话了,人民就不好说话。镇长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而这样无理的事情一般处理起来困难,时间长,所以一般政府干部碰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都尽量在下面就彻底消化了这样的事情,只有万不得已才由镇长直接处理。

“走,我们去看看”。

镇长和这小姑娘来到三楼楼道拐角处往二楼走道的休息椅上探着头看了几眼,“不认识呀?”镇长说道。

“算了,让他来见我吧,事情始终是要处理的”。

小姑娘来到老王跟前:“镇长回来了,我带你去他办公室吧?”

“谢谢,哎呀,非常感谢”。

“没关系,不必客气”。

老王来到了镇长办公室,老王如每个老百姓见到政府官员一样,一下就不自觉地点头哈腰起来,露出了自然流露出来的谄媚地笑。

“镇长你好”,老王去握了镇长的手。

“有什么事儿,就说吧?”

“呃……”,老王有所顾虑,又不停地回过头去看开着的门,有事儿想要说,又害怕别人听到,嘴里一直嗫嚅着,不敢说出口。

“有什么事儿就直说吧,看看我有什么能帮到你?怎么,不方便说?”

“您知道王家村吧?”老王才慢吞吞地说道。

“肯定知道,我是这个镇的镇长,如何能不了解我们镇的地方?”

“就是毛坯公路硬化的事儿……”。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原来是这件事情。那条路的硬化早就在我们的规划当中了,而且不单是你们村,全镇的乡村公路也都在规划当中。当然了,事情总有个先后,不可能全镇的乡村公路都同时进行,得一步一步来,也快了”。

这话一听,老王的心里凉了一半截。老王想着先试探试探镇长,如果情况好,自己就不用拿出这一万块钱,眼下这下可好了,自己的一万块钱不得不拿出来了。“‘一步一步来’就是搪塞和拖延的官方之词,也就是没有希望”,老王想。

“对于你们来说是小事儿,但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大事儿。我懂……”,老王一边说,一边去关镇长办公室的门,关了门,老王的身上少了很多拘谨和怯惧。再回过头面向镇长的时候,他从胀鼓鼓的裤兜里掏出了已经准备好的信封,笑着放到了镇长面前的办公桌前。

“诶诶,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是干什么?收好你的东西,关什么门?我们只在阳光底下办事儿”,边说,一边就去打开老王刚关上的门。镇长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王见镇长去开门,一脸张皇与赧然,怕别人瞧见了自己的行径,赶紧收起了钱,放到了自己的裤兜里。

镇长一边走回来,一边说道:“我们不是收钱办事儿的单位,该我们办的事儿,我们都会办”。

还没等镇长说完,“您放心,我安全得很,出了这个办公室,对于这件事情我就是个死人,不会受了损失或好处,到时候自己四处去宣扬这件事儿,绝对保密”,开了门,老王的声音又放低了下来。

“不是我说你这样的人,从进了办公室就怯声怯气地,你是我的奴才吗?我们是平等的。多少官员都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民而开始有了颐指气使的脾气的?本来很多官员不是这样的,都是你们惯的,好比恃宠而骄的孩子。还有受贿,你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只知骂官,有些事情也该细想一下。部分官员或许有官员的问题,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问题,更何况官员不就来自老百姓吗?”

“我不是什么熟人,这我知道,但我真的很安全。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谁跟你说的是这样?你从哪里听来的?”镇长愈加的生气起来,“政府中是有老鼠屎,纵使如今,任何群体都有好坏之分,我们自己不是在打压在处理吗?我们有这样的官员,政府也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但作为百姓我们就该认可这样的存在吗?或者还是希望这样的人存在,让有钱的人更好办事儿?那么那些没有钱的人呢?他们怎么办?还有‘开后门’和‘熟人办事’,有些‘开后门’并非是开后门,比如一些关于家庭情况的证明,章需要到政府盖,但须得先到村里出了证明,镇政府才敢盖章,因为不是每个老百姓的家庭情况我们都清楚,但村上有镇政府认识的人,直接就可以在镇政府盖住,不需要多走村上一趟,这是不安程序办事吗?这是走后门吗?不是,因为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清楚别人的家庭情况,当然可以直接盖章,不认识的人不清楚别人的情况,当然不能直接盖章,有些看似‘熟人办事’的情况其实也并不是我们老百姓所想,这存在误解”。

“是是是是,镇长说的是”,老王如一位做了错事儿挨训斥的孩子,站在办公室。

“你只知道受贿是犯法犯罪,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也是违法犯罪?一点不懂得自重”,镇长又一次加重了口吻。

想到“犯罪”,老王心里猛然一惊。

受了一顿教育,老王一脸黯然地离开了镇长办公室,在门外因为有不少等着政府领导办事的政府普通干部或农民,却见了不少揶揄的嘴脸。

“政府工作人员,是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干净的。放进染缸里的纸安能不被染色?要是在政府工作两三年连五位数的不干净钱都不曾得过,一两次违纪都没有出现过,那是绝不可能的,‘水至清则无鱼’在这里也适用”,老王一直这样认识。

眼下事情是办不成了。老王觉得很败兴和懊丧——连行贿都得是熟人才行。

回到了家,“事情办妥了吗?”老王的老婆就问老王道。

“哎”,老王叹了一口气,“事情恐怕是办不成了,因为镇长跟我不熟,或许还认为我是‘暗探’了,他不敢收我的钱,怕到时候出问题,如今中央打压得严,官员们也都更谨慎了”。

这年年杪的时候,村里的村长来到王家村通知老百姓们开年就要修路了。

开了年,大大小小的工程车,还有修路需要的沙石也都运来了。这是真的要修路了。老王想:肯定有其他镇政府熟悉的人去镇政府办了这件暗事儿,要不不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慢慢地,邻村陆陆续续的乡村公路也都修通了。

老王想:以前农民每年得交农业税,现在农民不用交了;以前农民没有医疗保险,现在有了;以前老年人没有社保,现在有了。老王感到很困惑:也许时代真的不同了?又觉得或许风气在改变,但仍有不少他以为的情况,或许是自己积重难返?老王一时心情不清楚起来,仍心存疑窦。

政府很多观念和风气在转变,普通百姓的认知还在滞后。有这样的情况,或许不尽然?一些问题不乏误解的存在,但误解如果普遍和严重,也是问题或许可能就不是误解。很多事情普遍在人们心里都不容易存留太久,故此,很多问题也容易永远当再次遇见的时候仍然搁浅着,这件事情也如此,很快,老王就干别的事情去了。

 

 

 

 

 

 

             2017928日凌晨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