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

(2016-08-29 03:34:19)
标签:

散文

祝福

支教

留守儿童

半小说

分类: 散文

 

当我要下笔的时候,我感到内心的沉重,因为在我的记忆中面临的是一个绝没有可能变得更好的家庭。

那是在我支教的时候的事情。

生在农村,因为家里贫困和偏远的原因,李姓男人一直没有结婚。五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四十岁许且没有结过婚的女人,但这女人有精神病。总不能一辈子单身,没有后人,也或者是身体需求,这男人无奈选择了这女人。生了三个孩子,或者是因为健康意识的淡薄,或者是因为家境贫穷导致营养的缺失,或者是因为精神出现了问题不知道注意身体,这个女人每生一次孩子身体就虚弱一次,直到第三个孩子下地的时候,就完全瘫痪了。然而三个孩子又不同程度的有一些精神上的疾病。要么自闭,要么智商低。或者是遗传的原因,或者是基因问题,或者是营养问题。

李家家里六十出头的父亲,他是唯一的劳动力。可是在农村,一个人再辛劳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更何况家里包括他就有五张嘴,其余四人都需要他照顾,特别是没有任何行动力的妻子。

三个孩子中老大是儿子,其余两个是女儿。老大刚读初中,我所支教的是一所小学,所以没见过。老二读四年级,老幺读一年级。老大也是我所支教的这所小学毕业的,听老师们说也有精神疾病。老二患上的应该是自闭症。不与人说话,不敢抬起头与他人目光对视,不敢出去上厕所,要上厕所就等同学们都做课间操去了尿到教室的洒水桶里,或者直接尿裤子。上学的时候妹妹带着她一起,二妹有时甚至不去学校。妹妹倒是性格很开朗,还喜欢与人说话,与他人玩耍,只是智商不怎么行,而且有斜眼。

除了下雨,支教的时候几乎每周末都要去学生家里家访。了解学生家里情况,与家庭沟通学生的情况,倾听家长的诉求。因为我所支教的是一所希望小学,一学期慈善机构也要选择两三次机会跟我们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规模大一些,给学生带去的慰问礼物也要多一些。

每次家访都会事先选择几家要么贫困,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家庭。当然,当有慈善机构一起去家访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李家,好让慈善机构更了解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另一面也表达了我们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去李家的这天下雨,我们依旧没有搁置行程。

起先雨很大,根本没法出门。我们等了一会儿,慢慢的雨小了,淅淅沥沥地。撑着伞,人手一些慰问品。学生们在前面带路。晴天的时候学生们走得很快,雨天也如此。他们是走山路,小道的好手。远远地嬉笑着走在前面,当我们落下太远的时候,他们就放缓脚步,或者停下脚步等我们。

走了不久天空又渐渐放晴了。远处山上雾霭缠绕在山腰,流动着,天空还是灰白的,但颜色已经变得很浅。脚下的泥土已经全然浸透了,踩在上面吧唧吧唧地响。行走在粘稠的泥土上,比晴天的时候费力,当然脚步要慢一些。

快到李家的时候,李家的幺妹已经在前面先到了家,先与父亲报了信。我们要快到地坝边角的时候,孩子的父亲就迎了出来。

“哎呀,陈老师、xxxxxx……这怎么好意思?下雨天的……”一脸歉意地说了一些客套话,然后端出凳子来请我们坐。

李家房子的结构由一些较粗的几根檐柱还有檩子的木料组成。墙面是由一些蔑块儿上面糊一些泥做成的。屋子里很黑,由于泡子的瓦数比较小,打开后屋里也很昏暗。或者是卫生意识欠缺或者是孩子的父亲事情太多,屋子里欠打扫,还有掉尘。再加上屋子本身很黑,潮湿,明显有一股不属粪便的刺鼻的恶臭。

孩子的母亲躺在堆满衣物的床上。孩子的父亲说孩子的母亲瘫痪,在床上接屎接尿,太脏,太臭,强烈不让我们进去,我们拗不过,就没有再勉强。

跟孩子的父亲交谈,一张褶皱苍老的脸总是挂着笑。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感谢”之类的话语。

国家所有的一些贫困政策,李家该享受的都已经全部享受。而且一些慈善机构对他们也关爱有佳。孩子念书学校的生活和学费也是全免。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这句话在这样的家庭根本不适用。要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家根本不具备被扶持的能力和条件,对于“扶持”,做再多不过是徒劳或者浪费。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他们吃饱穿暖,不至于受冻馁,除此并无其他应该多做的。

三个孩子以后要自力更生也是不可能的。然而这或者并不是我们当时最担心的。孩子的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人上了岁数,身体真就是一个说垮就垮的事儿。要是有一天或者不久,这父亲也倒下了呢?三个年幼,而且脑子还不同程度有问题的孩子怎么办?瘫痪的孩子的母亲该怎么办?

只有进敬老院、孤儿院。孩子的一生还很长,他们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们的不幸,不单是家庭的贫困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瘫痪的母亲,更要命的是他们出生就带着脑子上的问题,注定一辈子不懂翻身,也不会翻身。

离开李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完全放晴了。

支教结束了四年有余,不祈愿他们过得非常好,因为不可能。只但愿他们还安好!

 

 

                        2016714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地书
后一篇:围绕王宝强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