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甜蜜成负担
(2013-09-14 01:06:36)
标签:
糖尿病尿糖肾糖阈预防健康 |
分类: 营养、健康 |
如果只是引起口渴、消瘦、乏力,糖尿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是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影响视力。而肢体末梢的微血管病变,则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感觉无灵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感觉减退,被热水袋烫伤都不知道。累积到颅内血管、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大动脉病变,轻则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重则可能导致下肢坏疽、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对生命形成威胁。此外,体液、血液高糖高渗还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往往是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医生是建议应用胰岛素的,但是大部分患者很抵触使用胰岛素,认为用上胰岛素就代表病入膏肓了,或者认为胰岛素是最后的无药可用的措施,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患者本身胰岛素水平非常低,确诊之后就需要立即用胰岛素控制(一般可能使用超长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的分泌)。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首先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者对药物不耐受(药物造成了肝肾损害、过敏等),就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了。外源性胰岛素和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性质是非常类似的,接受胰岛素治疗除了极少数个体发生过敏外,没有什么危害,同时还可以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当然,任何治疗都是有副作用的,胰岛素调整过程中,存在低血糖的风险。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检测血糖,发现低血糖及时就诊,调整胰岛素用法和用量。如果患上糖尿病,不要抵触胰岛素治疗。毕竟一切治疗都是以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为目的,一味地抵触胰岛素治疗,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糖尿病也并不可怕,接受规律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并且定期体检,也能正常的生活。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基因的易感性,肥胖、吸烟、情绪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遗传方面的影响我们还无能为力,所能做到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适当的运动(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的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都很重要。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过度堆积的脂肪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引发2型糖尿病。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血糖的控制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要让甜蜜变成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