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甜味剂,不让甜蜜成负担
http://s15/mw690/b75478fd07c1a620eccce&690
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偏好甜的东西,这是因为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当我们进食碳水化合物时,它们刺激大脑释放使人快乐的化学物质:血清素。与情绪、睡眠、记忆、学习和胃口相关的很多脑细胞都受到血清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吃甜食时会充满幸福感,因此甜味剂也就作为重要的基础味道而融入我们的生活,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甜蜜背后的隐患也随之而来-----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等,甜蜜的诱惑和甜蜜的负担开始纠结于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中。
如果能正确认识甜味剂,我们则可以享受没有负担的甜蜜了,那么甜味剂是什么?它的功过又有几何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果糖、蔗糖、甜菊糖、甘草提取物)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糖精钠、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玉米糖浆、果糖、糖醇、塔格糖、海藻糖等)和非营养性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罗汉果糖、索马甜等),后者不参与人体代谢,不能提供能量,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到几百倍,因此又称为高甜度甜味剂。下面就来认识一下我们身边常见的甜味剂:
1、甜蜜素: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甜味纯正、自然,稳定性高,是不被人体吸收的高甜度低热能甜味剂。我国于1987年批准使用甜蜜素,主要用于酱菜、蜜饯、糕点等食物中,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甜味剂。甜蜜素曾被曝出会引起大鼠膀胱癌而被各国禁用,后来美国国家科学院做出结论,无法证明甜蜜素是致癌物,后被恢复使用。
2、阿斯巴甜: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甜味纯正,无不良后味。因其能量低,无须胰岛素助其代谢,适合糖尿病人作为甜味剂使用。因其在代谢中会分解产生苯丙氨酸,故不适合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食品和冷饮中。
3、安赛蜜:又名AK糖,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性质稳定,甜味纯正,与阿斯巴甜合用有明显增效作用,因为不参与糖代谢,亦可作为糖尿病病人的甜味来源。适用于焙烤食品、饮料、蜜饯中。
4、糖精钠:最古老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700倍,但其安全性还在继续研究中。目前我国对于糖精钠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规定婴幼儿食品中不得添加。目前广泛应用于饮料、蜜饯、酱菜、糕点、调味料、配制酒中。
5、甜菊糖: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口感接近蔗糖,但浓度高时会有不良后味。其热能很低,不参与新陈代谢,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患者食用。
6、木糖醇: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他也是一种功能性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糖果、巧克力、糖尿病人专用食品、药品和洁齿品中。
目前,我国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由卫生部批准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共计7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以上几种已分别做了介绍,所以大家了解了它们的真面目也就可以尽享甜蜜的幸福了!
参考文献:舌尖上的食品添加剂/王旭峰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
毕海艳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成员
微博:@营养师毕海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