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原生态美术课堂作业”点赞

分类: 儿童美术教育研究 |
秦波,重庆童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重庆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人选、重庆市名师等重量级荣誉。他的“向儿童学习”教育思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年轻校长中,专注于儿童本体研究的范例。在深度学习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秦波校长的日常美术教学和学校管理,都深深地打上了“向儿童学习”的烙印。
以下的作业来自童心小学孩子们日常的课堂,秦波校长及他的教师团队,特别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些线描作业就是来自每个班级孩子们常态中的美术课。按照秦波校长的说法,叫做“原生态美术作业”。这些作业之所以可贵,就在于真实。
http://s16/mw690/003m01Uszy7pWriL2Bp5f&690
http://s16/mw690/003m01Uszy7pWrntv9Z0f&690
童心小学的作业展示。是以班级建制为单位,全体学生的作业都给予展示。
真实,是孩子们将来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陈鹤琴先生将儿童教育视为“培养将来做公民的基础”,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原发性的、原生态的作业,是他们从小秉持正直、真实、坦诚之人性的教育。这些年来,所看到的不真实的学校中出品的儿童画作业太多了,不真实的儿童美术活动展示也太多了。明眼人都明白,40分钟时间,孩子能够完成怎样的美术作业呢!美术社团的作业,并不是一个人成长的真实写照,也不是基础教育目标要求的结果。当无法让孩子们
孩子们是无辜的,从小让他们开始变着法去“造”一个原本不是自己能力可以达到的作业“作品”,说轻一点,属于功利心作用下的“利己主义”行动,说真话,是从小开始学“造假”,让纯真的童心走向那“虚假的悬崖”。
秦波校长早在是以为普通美术教师的时候,就特别崇尚儿童的本质创造与个性表现,在担任学校校长的若干年时间里,每逢元旦、六一等节日,他都会在全校范围推出“向儿童学习”原生态课堂作业展。每次展出的作业,都来自学校朴素、真实的美术课堂,这一学生作业系列展示工程的持续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老师、家长看到一批批优秀的课堂美术作业,更主要的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的美术学习,原生态的课堂作业是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的具体体现,是展现每一位学生智慧、潜能的平台。这样的具体措施真正实现了“规定动作”(美术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在一个学校里的全面落实,又为“自选动作”(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学生的群体能力提升基础。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不是某些美术教学成果虚假的摆设、不是给上级领导检查的“面子工程”、不是学生们的集体失语、不是少数特长学生的展览舞台,而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以美育人具体落实。
童心小学“原生态美术作业”的育人效应,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尚美、爱美、发现美、表现美感知与表达习惯,可以涵养他们相互间的合作精神,爱护自己班级的团体精神,同时又可以培养公民应有的知识与技能,由这一细小的美术活动过程,积累并砌成一个稳固的公民基础。
秦波校长要求所有的美术教师“向儿童学习”,倡导“原生态美术教育”的具体做法,带给美术教师们、以及秦波名师工作室的两江新区诸多美术教师们的思考是多方位的。首先,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在尊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儿童的每一次具体的美术表现作业,真实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视角认识美术活动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其次,要求美术教师的真实地接受社会检验的美术教学成果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而不是那些来自美术社团的所谓“优秀作品”。所有学生都需要在学校美术活动中体验、享受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美术教师由此提升自己对于“儿童美术本质”的深度理解;其三,由“原生态美术作业”的全面、持续展示工程,提升美术教师、公民(学生家长们)对于美术教育本质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在于,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生发出的热情、情绪、潜在能力释放等这些内驱力的展现。真正育人的课程与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细节中得以实现的。
具体作业评析:
从童心小学“原生态美术课堂作业”的造形表现样态、学生知觉感受力发展、小手表现力等关系到美术学科本身的能力发展来看,孩子们的作业之精彩,是令美术教师们需要认真反思的:基础美术教育之的儿童美术造形,应该关注些什么。
草鞋(4幅):
随机拍摄4幅表现“草鞋”的线描作业。代表了不同孩子的主观认识与表达。“向儿童学习”,在这些作业里都体现出来,为何孩子们敢于如此表现呢?成人应该向它们学些什么呢?各自的线条表现语言呈现了不同孩子的主体表达。
http://s10/mw690/003m01Uszy7pWruTuyd89&690
http://s8/mw690/003m01Uszy7pWrwTj3F17&690
http://s3/mw690/003m01Uszy7pWryQglc82&690
http://s7/mw690/003m01Uszy7pWrIesgS76&690
第四幅:这位同学的线条是断断续续的。但线条编织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整体效果。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线描作业出现断断续续、琐碎线条的时候,教师会有不满意的思绪。没有关系,就由着孩子自己的感觉去吧,他们想如何表现,必然有自己的道理。如果要引导画出这样作业的孩子专业点,那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她就不画了。所以,尊重孩子的感觉,应该是低学段美术造形活动里教师的指导原则。
小草(3幅)
秦波校长一直倡导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去观察一下校园里的小草、小花,虽然很多草与花都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野花”,但感受与画出它们来,对于孩子们的观察、思考、表达整体能力的提升,是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特别赞赏秦波校长这样的引领。
http://s8/mw690/003m01Uszy7pWrMjURpd7&690
http://s7/mw690/003m01Uszy7pWrNWsaGe6&690
http://s10/mw690/003m01Uszy7pWrPvweJe9&690
三幅线描作业共同的特点是:自由、主动、舒展。孩子们用特别自然的线条,画出了小草的每一根伸展出的肢态(叶茎、叶须)。无论是上下、左右,穿插、交织,每一根线条和每一个小小的圆点(小圈圈),都体现出孩子在观察时的耐心状态。小草婀娜多姿伸展着自己的肢体,吐露着对这个多彩自然世界的心声。
这样的线描作业对于磨练孩子们的性格,培育非智力因素,有着积淀作用。
爷爷(6幅)
在常态的美术课堂里,请模特画写生是难以做到的事情。因此,小学低段的课堂教学,引入了摄影照片进行感知与表现,也是一种很可行的方法。小同学们面对着爷爷的图像,有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因而,他们的笔下提炼出来的结构与线条本身,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美术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秉持的指导策略是:让孩子自己感受、自由表现,不下达规定性指令,仅仅提示画纸与落笔前对构图的要求就可以了。这6幅作业各有特点,都突出地表现了小孩子自己感受的爷爷形象。
http://s16/mw690/003m01Uszy7pWrUc0bB8f&690
http://s14/mw690/003m01Uszy7pWrVssotad&690
http://s1/mw690/003m01Uszy7pWrXvwnC90&690
http://s4/mw690/003m01Uszy7pWrZ79M703&690
这些作业就是学生以自己对摄影图像的直觉来提炼线条,表现人物结构的
http://s13/mw690/003m01Uszy7pWs0nxdq8c&690
http://s10/mw690/003m01Uszy7pWs1Nkyla9&690
其他作业
http://s13/mw690/003m01Uszy7pWs90i8k5c&690
http://s9/mw690/003m01Uszy7pWsaplOMf8&690
http://s1/mw690/003m01Uszy7pWsbC0Yoa0&690
以下三幅是“花草日记”。这样的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精彩。
http://s3/mw690/003m01Uszy7pWsdE7OW82&690
http://s3/mw690/003m01Uszy7pWseXsrMb2&690
http://s12/mw690/003m01Uszy7pWsguRRN6b&690
http://s7/mw690/003m01Uszy7pWsJjsx026&690
http://s9/mw690/003m01Uszy7pWsNf3Qcc8&690
教师指导原则:
在儿童期的线描造形表现中,小孩子只要基于个人感受、敢于下笔、线条肯定、表现出的痕迹具有张力,没有那些短短的、不敢画的接茬线,就是非常好的作业。美术教师特别需要呵护小孩子们这样的表现心理,持续鼓励他们按照自己感受到的视觉形象的直觉,来提炼、组织、勾勒出线条,形成自己的画面来。
在日常小学美术课堂里,短短的40分钟,不可能完成那些“鸿篇巨作”,因此,选择描绘主题很重要。联结孩子们的生活是第一位的,启发感受随之进入,画幅也建议略小一点,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
孩子们作业展示特别赞赏秦波校长的课程设计,为全体孩子们展现自己的表现而搭建学校展示平台。以班级为建制,集体呈现所有同学的作业,便于大家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高,同时也建立和提升其团队意识。
思考:实施“儿童原生态美术作业”对美术教师成长的意义
现在全国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情况是,刚入职的新美术老师比较多,新老师进入到教师队伍来,学校如何为刚入职的美术教师得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为其今后的发展铺垫基础,是秦波校长一直思考的问题。这些年当中,他对新教师的培养,应该说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例如,童心小学美术学习研究中心负责人黄经老师,是秦波校长在童心小学带的第一个徒弟,是入职四年多的初任美术老师。但是,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向儿童学习”的理解,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她的成长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她在代理美术学科组长的时候,教学上没有太多的束缚,一开始进入学校就受到“向儿童学习”这一教育观念的影响,她很快就进入到这种为了孩子发展而助力的工作状态。她带领孩子们在面向生活世界和自己个体成长的环境中,用美术的方式感受与表达自己的认识。童心小学“原生态美术课堂作业”的不断推出,黄经老师付出很大心血,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她的成长案例,对全国范围新入职的美术老师来讲,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
儿童立场,在小学教育当中是成为一名合格美术教师非常重要的观念引领。美术教师有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其成长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遵循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帮助孩子们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是年轻教师培养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非常有意思的是,童心小学并不像一般学校那样设立某某学科的教研组,而是命名为“教学研组”。在秦波校长的带领下,他们的视角是基于专门研究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育人目标。这样的思路,引导教师们、特别是新教师能够真正蹲下来去看待孩子们是如何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