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美术教师专业发展

分类: 教育随笔 |
4月27日,陪同苏州工业园区美术教师到嘉兴的桐乡、秀洲区3所学校参观交流之后,关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一直持续了20天。
包括在“中国中小学美术”微信群里上海特级教师瞿剑宛提出的“三支笔”论点等,以及浙江省特级教师曹建林反复提出的“未来化美术教育”理念下,美术教师如何对待传统与创新,如何在育人目标下专业成长的问题。大家的认识不同,理解必然不同。
(1)
此问题是讨论的焦点。2015年,我在《中国中小学美术》文章中所点赞、专题介绍的浙江省沈水明、吴庆扬、杨月萍、吴苏等美术教师,他们的成长是“双翅飞翔”目标下的个人独特专业成长。画得好与上课好,是同步的,研究学生是他们的共同追求,是他们为师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画画是为自己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孩子们而思考的,他们的自我发展也是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共同进步的。
此案例说明,关于美术教师画画与教学,是不用讨论的。作为教师,把握职业操守,必需以育人为宗旨,以研究课堂教学为本职,画画就是课外的、业余时间的自我历练。美术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游走生活和自然的画者,再其次才是追求艺术创作目标的践行者。
(2)
全国范围,各省市美术特级教师中,精于画者的有魏瑞江、房尚昆、王鹏、胡陆葆、马鸣,浙江省有骆建钧。就全国范围的特级美术教师来说,他们是“双翅飞翔”的典范人物,是全国美术教师的榜样。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成果),都是全国30万美术教师要学习、奋斗的目标。作为特级教师,尽管美术是学科教育,美术教师是学科教师,但特级教师荣誉的获得并非是依靠画作和参加展览影响力而来的。美术特级教师是由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成果支撑的,特别是师德高尚,以美育人成果突出。因此,对于美术特级教师画画问题,我的意见是,退休之后专心画画,如骆建钧特级教师。他退休前在美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等领域,在全国美术教研员中是佼佼者。不能纠结所谓“美术特级教师不画画”之谈,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是问题,美术特级教师的工作、责任不是自己画画。
http://s15/mw690/003m01Uszy7kqBkYEeW7e&690
骆特是全国美术教研员的榜样
http://s5/mw690/003m01Uszy7kqBlkFrmd4&690
上个世纪画作就远销海外了,3次全国美展
http://s7/mw690/003m01Uszy7kqBlAnz0e6&690
骆特退休后主持“它山画会”,静心画画。这样的美术教研员和特级教师就是全国美术教师的榜样。
http://s16/mw690/003m01Uszy7kqBlTlcbbf&690
教育科研成果两次国家一等奖,两次浙江省省政府一等奖
http://s15/mw690/003m01Uszy7kqBmcEIC4e&690
自己上课照样立刻上手。现在全国的美术教研队伍里,还有几人在直接下课堂教学呢?
(3)
必需厘清一个事实:美术教师自己画画,并非是可以提高每位学生的美术能力。自己能够画者,并非是可以教好孩子们。“画是一回事,教孩子们的老师”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丰子恺先生100年前就定论的事情。因此,各个层级(省市县区)美术教研员,如果讲什么自己画好画,是为了教好学生,这样的借口,本身就是学理不通。全国范围里有“自己画画,孩子们就都能画好了”这样的典范吗?
http://s6/mw690/003m01Uszy7kqtM1Uk595&690
论点1: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能力,美术教师必需倾力去研究儿童。而且,必需要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读书与研究儿童、课堂实践整合为一体的美术教师生活。美术教师别以为自己会画两笔,就可以提高自己所在学校学生们的美术能力。不研究学生是如何成长的人,怎样能够帮助学生美术能力发展呢?!
论点2:不要以为自己课堂上教了某种美术范畴的技术、某种表现技能,孩子们就可以提高造型能力,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美术活动里,美术教师如果不从调动学生整体身心感知入手,不帮助学生们先建立独特思维方法,单一的技能临习法、教师示范法,都是无用功!!!
论点3: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儿童,无论任何肤色、任何族群、任何环境、任何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每位儿童,其16周岁以前的美术造“形”的能力发展,不可能在任何学校美术课程的课堂40分钟里实现,也不可能在学校社团活动里达成。美术教师不要梦想,自己教了技术,孩子们就可以提高造“形”水平。
论点4:学校美术课程目标就是全人教育中以美育人工程。绝不是低水平美术技术的临习、模仿,更不是教所谓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基层的美术教师必需要改变自己,不能固守在个人的小圈子里,看不惯国家教育总目标下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工程。试问美术教师:你课堂上教的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就是正确的吗?就是帮助孩子们打基础的吗?
http://s9/mw690/003m01Uszy7kqtSJlYkc8&690
论点5:假如把当下国家美术课程目标重新定位在儿童的“造形教育”上,也不是教所谓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课堂,而应该是由“儿童画的发展过程”,“儿童造形教育目标”“儿童感知欣赏评价”“儿童造形发展与心理”“儿童造形教育与脑(思维)拓展”这样的课程内容框架构成。
无论从哪个方向和目标讲,当下及日后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不是所谓的自己画画可以解决。
浙江省特级教师曹建林观点非常到位,他认为:
美术教师的天职是以美育人,提升的是以育人为核心的美术专业、教学素养以及跨学科素养、师德素养等等,所以美术教师最需要、最应该修炼的是以育人为核心综合素养,这些素养是联动的,互为作用的,而不是割裂的。离开了育人取向的美术家、教育家等所谓成名之路,仅仅是功利的,不值得广大美术教师奋力追逐之。
因此,
如何育人成为美术教师必需持续强化自己的一个教师素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