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就是教自己——徐军老师的印象

(2012-12-21 20:10:47)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心的感悟

发表于 2008-10-30 22:10:00

知道徐军老师,是200711月在无锡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美术课堂教学观摩评比中,他在中学组以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让全国的美术教师关注起这位浙江省湖州市的美术教师。

由于当时的4天自己都是在小学组的会场听课,徐军老师的课《书籍装祯》是通过光盘才看到的。在2007128日,浙江金华市美术教师参加的美术教研活动中,我就是依据光盘的资源简单地对其教学进行了分析。

1029,在杭州下城区的胜蓝小学里,非常幸运地同徐军老师在一个讲台上为不同年段的学生上课,我第一次现场观摩了徐军老师的课。他带给自己的享受是别具一格的,美好的。

课后的说课、点评活动结束,徐军老师找到了我。他说,在28日我的讲座结束后,他就曾经到我住的725房间找我,在半掩的门缝隙里,看到我正在与学院教学实践部主任徐丹旭老师等人谈工作,他在门外等待了许久,我们的工作会议还没有结束,他也就没有好意思进门来。

徐军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有了深深的歉意,这样的情况,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30日的晚上,由会场边、餐桌旁、茶室里,我们谈了许久许久。这让自己有了对他的初步了解,其中,他生活里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影响非常深刻。

身为皖南人的徐军老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1995年毕业的时候,分配在浙江省湖州的一所农村中学教学。那个时候,农村学校里的生活十分单调,学校里对美术教学也极不重视,他是一个没有人理睬的老师。但是,徐军老师自己抓紧了自己的成长学习机会。

他的学习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呢?

当时的学校里,订阅了两份报纸,一份为人民日报,另一份为文汇报。但是,在农村学校里,这两份报纸的实际功能,就成为了“文化”的摆设,却根本没有人去看。这也就给好学的徐军老师带来了成长的机会。那个时候,他每天都仔细地阅读着这两份报纸,特别是在人们都以为没有什么“意思”的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里,有着“大地”副刊,这成为了徐军老师的“最爱”,他着迷地收集着每期的“大地”副刊,把其中的文学作品读透,把文艺评论文章读深,将不太清晰的美术作品图片仔细玩味……而且,他还把“大地”副刊认真地装订起来,几年下来,有厚厚的三大本,可想,他从中的获益是巨大的。

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个生活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与成长的需要。但是,就看这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能不能在追求中为自己的成长铺垫基础。徐军老师做到了,他珍惜了这样的机会与时光,多年在农村学校里的生活,成为了他如今成功的最好的基奠。

而且,他在每个不同的生活阶段里,总是在不间断地追求着,积淀着,他有过7次到敦煌,每次半个月之久的积淀,他有着为了了解线装书的历史发展,专门跑到浙江富阳去老书装店里反复调研的经历……他这是在上课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打造自己的精神追求,在为学生的生命发展铺就道路。他说得好,教学永远没有尽头……

29日的课堂教学里,我看着徐军老师的教学过程,曾经给忙着录像的徐丹旭老师说了这样的话: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是最具自我特征、最个性的、因此也是产生最艺术性教学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产生教学艺术,这与艺术表现创作是一个道理。

我的心中突然有了这样的念头:教师的教学就是在教自己,在每个教师的教学里,有着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悟、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生命价值。

另外的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美术教师,必须踏实地、深入地研究(做事情),这样才有其能够成功的基础。这两点徐军老师都做到了,因此,他的教学才有了让大家沉醉于其中回味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