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陈阳洋)《变幻的色彩》教学反思

(2014-05-18 00:03: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新罗区名师培养对象优秀课时教学反思

对象名称

新罗区吴运远名师工作室成员

学 校

龙岩凤凰小学

姓 

陈阳洋

学科

美术

职 称

小学一级

授课类型

设计·应用

授课班级

五(2)班

授课时间

2014.5.7

授课名称

第四单元 “构成”艺术宫        第十课《变幻的色彩》

(五年级下册 岭南版)

                       内容(500—800字)

 

《变幻的色彩》一课,是广东岭南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四单元《“构成”艺术宫》的第10课。本单元属于《美术课程标准》设计·应用领域,是对前一课《色彩画感觉》以及以前所学色彩知识的延伸,也是下一节《色彩构成》的铺垫,为今后学习色彩知识打好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那么一节这样的色彩技法课,感觉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如何在这样的课中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我想这必须让学生们都能“动”起来。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探索,采用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发现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更有利学生理解并运用色彩知识。

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总是感觉已经接近完满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1.在讲述色相、明度、纯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此设置了自主探究的实验操作环节,就像科学课一样,有讲解有实验,有探索有发现,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受欢迎的。可是一个班级有60个学生,一旦开始实验,孩子们的天性都流露出来了,好奇,爱玩。教师如何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是个需要思索的问题。“放”是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尝试,可是“收”又是对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有效保证。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常规要求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

2.是否可以尝试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民间工艺,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感受色彩有规律排列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色彩视觉规律来表现美。

3.作业要求主要是以色彩的推移规律来完成一张作品,这其实就是图案设计的一种要求,是学生进行设计和应用的基础。但是一半意义上的图案设计都会要求制作比较精细。因此教师在提供的欣赏范画中都是充满梦幻色彩的精品,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但是,这样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焦躁,因为精美的作品离他们过于遥远,而应该选择一些接近学生年龄层次的作品,来唤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4.在色彩推移的应用方面,可以尝试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如,手提袋、书本包装纸、白色T恤或一些纸质模型,然后把完成的色彩推移作品用剪贴的方式来进行包装设计上的运用,这样更容易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