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柯晓凤)《会爬的玩具》教案
(2014-04-15 19:21: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案例 |
新罗区名师培养对象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
||||||||||||||||||
对象名称 |
名师培养对象 |
学 校 |
龙岩西安小学 |
|||||||||||||||
姓 |
柯晓凤 |
学科 |
美术 |
职 称 |
小学高级 |
|||||||||||||
授课类型 |
设计· 应用 |
授课班级 |
二(7)班 |
授课时间 |
2013.05.10 |
|||||||||||||
授课名称 |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会爬的玩具》 |
|||||||||||||||||
一、教材及教学分析 |
||||||||||||||||||
1.使用教材:《会爬的玩具》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2.教学内容:a、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b、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c、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教材处理:我课前采用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歌曲调动气氛,采用游戏的形式导入,直接揭示课题。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引出导学目标的模式,让孩子带着问题学习。放手小组合作探究步骤图、欣赏评述。我还给孩子提供了“评价词汇”,让孩子带着美术语言去评价。从而,突破重难点。同龄人作品的欣赏拓宽了思路,鼓励大胆创新。 |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
1.知识技能:对手工制作能力较弱,绘画、创新能力较好。 2.学习能力:造型表现能力较好,小组合作能力合作精神还不是很好。 3.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端正,乐于探究,准备工具情况良好,课前预习习惯良好。 |
||||||||||||||||||
三、教学目标 |
||||||||||||||||||
1.知识与技能:学会轨道式会爬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用轨道和剪贴的方法表现作品。2设计出独特的昆虫。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玩“会爬的玩具”带来快乐。2感受“变废为宝”创作的快乐。 |
||||||||||||||||||
四、教学方法 |
||||||||||||||||||
1.问题情境学习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 评价法 |
||||||||||||||||||
五、教具准备 |
||||||||||||||||||
教师:课件、音乐、学生作品、评价词汇、教师拓展作品等。 学生:彩色卡纸、蜡光纸、彩色笔、剪刀、双面胶或胶棒、塑料袋。 |
||||||||||||||||||
六、教学重点、难点 |
||||||||||||||||||
1.重点:如何使玩具爬起来? 2.难点:1昆虫的创新; 2树叶的创新; 3轨道运行方向的创新; |
||||||||||||||||||
七、教学流程(应体现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意图) |
||||||||||||||||||
板书设计
|
||||||||||||||||||
八、教学后记 |
||||||||||||||||||
1、我通过上课有所疑惑:会爬的玩具这课我的范围主要局限在会爬的昆虫,科学老师建议拓宽到所有会爬的动物? 2、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出学生的思维的广度拓宽了。创新点都有小组突破了,有的树叶做成枫叶;有的小组受《蜗牛也黄鹂鸟》视频的启发,做了蜗牛妈妈背宝宝的创意;有的小组轨道向斜的方向运行。 3、我在课的设计中,课前的热身运动和小组比赛爬一爬“吃苹果”,调动了课堂气氛。 4、课堂中老师讲得少,放手的多,尽量让学生自己探究。 5、但从手工课也发现: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弱,使用剪刀不够灵活,速度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