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唐诗背诵国学育儿 |
分类: 一帜成长历程 |
育儿路上唐诗陪伴多么重要
——我为何把唐诗作为国学启蒙书?
关于孩子该不该学国学,每每有人提起,总会成为热议话题。有人支持,认为那是经典、文化积淀,亦有人反对,认为那是文言、迂腐过时;至于孩子学国学从哪本书着手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在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和《弟子规》,有的在学《笠翁对韵》、《大学》和《中庸》,不一而足。拿“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第一人” 王财贵先生来说,他推荐的第一本书是《论语》,第二本书是《老子》。而我则把唐诗作为我儿子的国学启蒙书。我认为之所以在对待国学的态度上出现上述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每个人持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于是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http://s6/mw690/003lXgpygy6E2GcBQY535&690
针对唐诗,王财贵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唐诗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给孩子好玩,所以附带读唐诗,千万不要那么认真教唐诗,那太小儿科了。但正是王财贵先生认为不是非常重要的唐诗,我却高度重视,在我孩子的幼儿阶段,特意作为重中之重,每天抽空陪读。唐诗有好多版本,我儿子读得最多的是《唐诗三百首》(崔钟雷编写,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由于反复诵读,早在幼儿园阶段我儿子就能全部会背。这在我的博文《中英双语阅读让孩子的智能倍速发展》和《早教识字让孩子蠃在起跑线》中都有提及。那么我为何对唐诗格外器重呢?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http://s15/mw690/003lXgpygy6E2Ghi0zA5e&690
一、能够开发孩子的语感
唐诗由于押韵合辙,节奏鲜明,具有聆听之美;又由于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具有朗诵之美。经常听读唐诗能够有效刺激孩子的口语系统和听觉器官的发育,从而为良好的的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能增强语文的朗诵能力,同时对外语学习也具有良性作用。我经常发现有些小学生很难发准英语的基本音素,如[v]、[l]、[ai]、[ei]等等,而我的孩子学英语时语音准确、流畅,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诗的背诵。
http://s5/mw690/003lXgpygy6E2Gje8Go64&690
二、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唐朝是诗的朝代,诗人迭出,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等无数流芳百世的诗人,其至尊成就前人和后人均难以超越。
唐诗的非凡之处在于:比起其它朝代的古汉语,它更明白易懂,然而却不乏强烈的文字感染力。它题材广泛,壮美的祖国河山、旖旎的田园风光、边陲的战斗生涯、难舍的友人送别以及冲天的豪情壮志等在诗人们的笔下无不信手拈来。用字造句虽不繁杂,却描绘出丰富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或清丽,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雄浑,或深沉。文采横溢,让人百读不厌!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孩子的大脑中从小就储备着大量的美词佳句,即使将来不文思泉涌、出口成章,难道要愁他们在适当的场合不会蹦出几句如珠玑般闪光的词句?难道还怕他们在以后语文考试的诗词填空部分失分吗?http://s11/mw690/003lXgpygy6E2GmuqVQ1a&690
三、能够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
清代诗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说:“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唐诗由于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语言描写,使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一首首唐诗恰似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水粉画,哪怕孩子不甚懂得词语的准确意思,其栩栩如生的画面也会跃然纸上,形象思维呼之欲出。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孩子幼儿时,每次背诵贺知章的《咏柳》,当背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总是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做成了逼真的剪刀状。唐诗中意象纷呈的诗句可谓俯拾皆是,如:用“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夕阳西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瀑布倾泄;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飞驰轻舟;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冷清山径;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写远离行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写深切友情。这些名章秀句无不充满强烈的画面实感,令人美不胜收,可谓是培养孩子形象思维的绝佳教料。
http://s16/mw690/003lXgpygy6E2GovYbd6f&690
四、能够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类储存知识和经验的能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较强的记忆力。人的记忆力强弱,虽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与后天的训练也密不可分。心理学家指出:宝宝出生后两三天就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儿童期是人生最重要的记忆力培养时机。据说茅盾先生能把整部红楼梦背下来,这与他从小用心地记忆是分不开的。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分为左脑记忆和右脑记忆。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和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和想像等功能。唐诗是一种语言文字,其记忆理所当然需要动用左脑,但它又富于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这无疑会启动右脑。因此,唐诗有别于平庸的作品,对它的背诵需要全脑参与,能充分激发孩子记忆力的潜能。我儿子由于幼儿时进行了大量的唐诗背诵,获得了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这让他在后来的英语学习和现在的语文学科中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http://s3/mw690/003lXgpygy6E2Gq3FPse2&690
五、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
诗人比起常人富于情感,他们往往会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杜秋娘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等等。
唐诗中这些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的美词佳句,集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背诵这些诗作时,诗人们的思想感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孩子感悟力的日益提高,对他们的人格和志气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http://s14/mw690/003lXgpygy6E2GrMq5f1d&690
总之,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的珍宝奇葩,孩子背诵唐诗确实好处众多。但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怀着随便玩玩的态度,只是选择为数不多的几首进行背诵,其作用不会明显。因为它绝非神丹妙药,不会立竿见影。它只对那些持之以恒的孩子起作用,而且一旦起作用,这种作用绝对是深远的。
“让我们带着孩子,跟着唐诗,一起上路。”
“成长路上,有诗,有远方。”
(摘自《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一书的编辑推荐语)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管理员小棒宝的热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