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英双语阅读让孩子的智能倍速发展

(2013-01-15 19:13:33)
标签:

中英双语

阅读书刊

智能发展

育儿

分类: 英语教学方略

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伟大领袖毛泽东说得更直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由于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自从儿子出生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有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牙牙学语时,我们就在家里的墙壁上张贴字画让他指认,并经常给他指读童话故事,让他亲近书本。

http://s1/mw690/b7279a88gd351f46fab90&690

这是他一周岁四个月不到时所拍的照片,看书认字还算有模有样吧?


      现在,阅读成了我孩子最大的爱好,书籍是他生活中时刻不能分离的伴侣。他不仅能阅读中文书籍而且也能用英语进行自由的阅读。每每手捧读物,总是爱不释手。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大笑不已,可谓如痴如醉。双语阅读,好象双轮驱动,使他的智慧全方位地快速发展,令只用母语阅读的一般孩子望尘莫及。

如果说通过中文进行阅读为孩子打下语言学习的良好基础的话,那么通过英语进行阅读则为孩子打开另一扇天窗,增进对域外文化的了解。中英双语阅读的双管齐下,中外文化的交相辉映,使孩子的智能发展如虎添翼。可以肯定地说:孩子若能坚持通过中英双语进行广泛的阅读,必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动植物更会倍感亲切、如数家珍,对于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艺术和科技也会兴趣盎然。孩子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

打开我儿子的书橱,可以对他所看过的书籍作如下几方面的大致归类:

一、中文书籍,主要分为四类:

1.中华经典诗词类。他读得最多的是《唐诗三百首》崔钟雷编写、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宋词三百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第1东南大学出版社)。早在幼儿园阶段他就反复诵读,能背其中的所有唐诗和一百多首宋词。这些佳篇名句或清丽、或悲壮,或柔媚、或深沉,朗朗上口、美不胜收,充分地陶冶了孩子的语感和情操
http://s7/mw690/b7279a88g7b884de22056&690
http://s15/mw690/b7279a88gd3521b5e68ae&690

这本《唐诗三百首》被他翻看得皱巴巴的,够勤奋吧?


2、童话寓言和成语典故类。童话寓言如《狮王种草》(张鹤鸣、冰子主编)、《小猪唏哩呼噜》(作者孙幼军);成语典故如《开心学成语》(崔钟雷主编)、《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成语故事》(墨人主编)。这些都是他看过的比较喜欢的书。其中的故事精彩奇妙、引人入胜、意涵深邃。

http://s8/mw690/b7279a88gd35295b2ee8f&690

http://s14/mw690/b7279a88gd3533910e1c6&690

3、科普文献类。所读的主要书籍有:《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迪斯尼公)、《让孩子爱上科学的问与答》(艺林堂编写)、《奇妙的生灵》(法国作者布封著)。这些书全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问题与奥妙,从微小的昆虫到广阔的宇宙都有所涉及,让他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不由自主地爱上了科学
http://s7/small/b7279a88gd35381cd8340&690

4、益智类。所读的书有:小笨熊典藏:眼力大挑战找不同》系列丛书(吉林美术出版社)、《脑筋急转弯》(王智英主编)等。这些读物要么图形漂亮,要么妙趣横生,在娱乐中锻炼了他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使他能思善辩。
二、英语书籍,主要为两类:
1《轻松英语名作欣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它的分级系列丛书,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他走进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让他欣赏到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家所创作的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故事。
2、金色童书系列Golden Books出版社)。它为英语原版图书,用各种善良可爱的小动物来讲述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日常经历,畅销世界各国五十多年而经久不衰,为孩子们的最爱。其奇妙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孩子的英语语感,拓展了孩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http://s5/mw690/b7279a88gd35279d76fe4&690
    其实我儿子读过的中英双语书刊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五花八门。热爱书籍、博览群书早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和爱好,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有机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