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打乒乓球治疗近视提高视力育儿 |
分类: 教育人生广角 |
http://s10/mw690/b7279a88gdf6e15b792f3&690
我还看到一些眼科医生和眼科专家的结论:打乒乓球可以治疗近视。他们的理由大致是:打乒乓球时,由于两只眼睛以球为目标,不停地看远看近、看上看下、看左看右,使得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大大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改善了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从而使视力恢复或治愈近视。
这个理由看似很专业、很科学,好像很另人信服。那么果真理由十足吗?我持批判态度。
众所周知,乒乓球球体小、重量轻,此外,乒乓球击打速度快。“快”,使对方措手不及是乒乓球运动所追求的制敌致胜的法宝之一。有报导称,在1961年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男单首轮中日两名选手的对决中,中国选手凭借大力扣球击败对手。据当时权威部门的统计,运动员在击球时,乒乓球与球拍接触时间最短的仅为千分之一秒,就在这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中国选手当时扣出球的时速为170公里。
如果以170公里/小时(即约为47米/秒)计算,那么从乒乓球桌的一端打到另一端需要多少时间呢?大约只需要0.058秒(标准规格的乒乓球桌长度为2.74米)!也就是说,哪怕是初学者,我认为一般来说在1至2秒之内就能从一端打到另一端。由此可见,乒乓球选手如果完全依靠肉眼去观察来球的落点,是很难来得及反应并击准球的。打乒乓球主要不靠视力,而是靠球感,靠刹那间的预判!也就是说在对方击球的瞬间就要知道来球的方向和可能的落点,提前或同步进行应对。这也是我自己的实战经验。
我本人小学时专门练习打乒乓球。那时学校里分体训班和一般班,我被分进体训班。通常是上午参加上课,下午训练,晚上一般也要加训。后来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少儿乒乓球大赛,取得较好的成绩,作为浙江省队的候选人被选进浙江省队集训。
由于我的小学时期很少看书,基本泡在乒乓球训练里,除了训练之外就是玩耍。那时,主要玩耍都在户外进行,如捉迷藏、滚铁环、打陀螺,扔沙包等。哪怕在夏天的晚上,因为没有空调,夜里经常躺在阳台上睡觉,远眺着天上的点点星光进入梦乡。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近视简直比登天还难。
小时候的我视力很好,而现在的我戴着厚实的眼镜。要是有人看到我现在的模样,而听说我现在乒乓球打得还是不错时,他们一般会不大相信。因为他们总以为乒乓球打得好的人肯定视力好,他们的观念是:打乒乓球靠视力,打乒乓球可以练好视力。其实这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认识误区,我在上文已作了分析。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的视力会有如此巨大的落差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到了初中,大概初二开始,为了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要把小学时失去的那些学习时光补回来,开始埋头苦学。由于拼命学习,长时间用眼过度,视力不可阻挡地直线下降。重点高中虽然考上了,但那是以牺牲视力作为代价的。
关于青少年近视,目前普遍能够接受的结论是:它的产生主要由于遗传和后天两方面原因。在后天的情况中最主要原因是眼睛的过度疲劳。
随着楼房越盖越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户外活动和结件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视、电脑、游戏机、pad和网游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少年甚至小宝宝的生活里,与此同时,孩子的课业负担日益繁重,这些都使孩子的眼睛长时间处于近距离的超负荷状态,造成眼肌的过度调节,导致眼轴长度超出正常的范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以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从而形成了近视眼。
综上所述,后天的近视主要由眼睛极度疲劳所致,打乒乓球主要不是靠视力,而是靠“球感”。就改善视力来说,即便与同为隔网对抗的羽毛球和网球比较,我认为练打羽毛球和网球对视力更有帮助,因为它们所占用的球场更广,所使用的球体更大,即使球速再快,在空中会有一个可视的过程,应用到的眼力会更多些。
其实,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形成的近视通常来说是假性近视,只要注意用眼卫生和让眼睛进行充分休息和放松就能逐渐恢复,如果配以适当的眼部专门锻炼效果会更佳,例如,眺望远方可以使眼睫状肌松弛;运转眼珠可以改善眼部营养;有意识地频繁眨眼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锻炼视力、预防近视有着良好的效果。预防和治疗近视绝非乒乓球运动的独家专利。
从我内心深处来说,我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国球能够真正治疗近视,甚至包医百病,让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国国球的魅力,但是遗憾的是它不能做到。那些宣称它具有治疗或预防近视功能的人,要是改为进行其它运动项目的训练,我敢肯定也能做到,或许能够做得更好,哪怕闭目养神也能!
谨撰此文以正视听,提醒那些只为预防或治疗孩子近视而打算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乒乓球培训班的家长!
新浪育儿博客首页推荐,感谢管理员js雁落平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