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感冒那些事儿!孩子反复感冒怎么办?

(2014-10-14 14:52:09)
标签:

育儿

健康

孩子感冒

张思莱

复感儿

分类: 美妈呵护


https://mmbiz.qlogo.cn/mmbiz/EYoM01fA4jdJMdAoJLe7K17HvMpf6OCkPDw76iaf5CiaIvPMmyuruNluGlR3Ajela214ygmI8s0aSmNvRJ6hy4hA/0


专家简介:

张思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国家级专家,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项目特聘专家,擅长新生儿专业、儿童保健、儿童疾病治疗以及儿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研究。


Q:孩子反复感冒怎么办?


爸爸妈妈@张思莱医师:

我 的儿子快2岁了。体质很弱,因此我们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到。即使这样,孩子还是总生病,不是流涕,就是咳嗽,有的时候还伴有高热,平均下来几乎1个月就感冒 1次,有的时候还患肺炎。去儿童医院看病,医生称我的孩子是“复感儿”。什么是“复感儿”?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样护理呀?


A“复感儿”就是我们医学上称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的简称。凡是2岁以内的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 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者,都可以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小儿就是“复感儿”。这样的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


一、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道短小,黏膜柔弱、富有血管,容易引起感染且黏液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能力差,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另外,孩子的 皮肤调节体温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气温,所以小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 果处理不及时,感染不能被及时控制,很容易使感染下行,引起气管炎或肺炎,尤其对于小婴儿更是危险。


◆ 家长过度的保温使孩子的身体长期处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中,不能有效提高孩子皮肤调节体温的能力。而且这样的孩子往往由于家长过度照顾,缺乏户外体格锻炼,成为温室中的鲜花,经不起环境温度的变化,孩子的耐受力相当差,一有风吹草动,首先得病的就是他。


◆ 营养是孩子全面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抵御疾病的内在因素。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因为家长不正确的喂养观和喂养行为,饮食搭配不科学,膳食结构 不合理,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使身体发育受损,免疫物质不能正常产生,抗病能力下降,自然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 每次发病治疗不当,也是造成反复感染的因素之一。孩子一生病,家长就十分着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家长自行用药,或者医生没有详细检查孩子致 病的原因,一律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或不正确用药,造成孩子体内菌群紊乱,使得一些条件致病菌活 跃起来,不仅孩子的原发疾病没有治疗好,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而且也容易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以致以后再发病,同样的药物不再有治疗作用。也有的家长当 孩子的疾病刚有好转,就给孩子停药,造成原来疾病没有治疗彻底,暂时受抑制的致病菌潜伏下来成为慢性病灶,当孩子一旦受凉,或者作息不规律时,抵抗力下 降,这些病灶就会发病。


◆ 不良的生活环境也会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有的孩子生活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如装修的污染、铅污染、吸烟等环境,都能够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尤其是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空气不新鲜的房间内,更容易成为致病菌的侵害目标。


◆ 个别的孩子是因为先天免疫缺陷,导致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https://mmbiz.qlogo.cn/mmbiz/EYoM01fA4jdJMdAoJLe7K17HvMpf6OCkEaKz3cYWPwFcOmkLTOL1RtNlibNrbcmgA7KaYia2qKxL4oia082UIhn5w/0


二、照顾复感儿的方法


◆ 创造一个空气新鲜、干净的生活环境。进行“三浴”(空气浴、冷水浴、日光浴)训练,适当进行寒冷训练,加强运动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合。


◆ 注意营养搭配,调整家长的喂养观念,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保证母乳喂养,按时添加换乳期食品。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 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建议去医院检查免疫功能,及早发现有免疫缺陷的孩子,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心理发育都比较脆弱,容 易产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对疾病的焦虑、恐惧感以及胆小、自卑或有攻击行为。家长要有耐心,对孩子多一分体贴,善于引导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善 于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医生的治疗。当然,要想克服孩子心理薄弱环节,最主要的是家长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疾病,因为孩子的一些心理 问题全是从家长的脸上获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