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安:“国际”二字,未必就那么值钱

标签:
朱力安育儿国际宝宝国际化国际教育 |
分类: 特别策划 |
朱力安,四川女婿,育有一儿一女。主持人、交响乐团大提琴手、餐厅老板。巴黎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毕业,1999年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后拜丁广泉先生为师。本期美好妈咪请他来谈谈他自己在中国生活及育儿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考量“国际”二字。
选择学校这回事儿
朱力安有两个孩子,女儿两岁多一点,儿子刚刚半岁。采访时女儿出现在现场,朱力安不停地跟女儿讲着法语,并示意她用法语向作者问好,但女儿却坚持用奶声奶气的中文说:“阿姨好!”
朱力安对此有些无奈:“她在家里整天听的都是普通话和四川话,我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只说法语,但毕竟我陪她的时间少,所以她不爱说。”在朱力安看来,多学几种语言对孩子相当重要。
也正因此,朱力安正在考虑给女儿找一个可以学好英语的幼儿园:“这样就可以多学一门语言啦!”至于是上公立还是私立或是国际幼儿园,朱力安用标准的京腔告诉作者:“幼儿园不是挂上‘国际’二字就值那么多钱,我更看重的是教师的质量,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希望能遇到特别有耐心的老师。”
很多人认为外国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特别简单、轻松,完全没有压力,但朱力安却不这样认为:“我的父母很看重教育,从小要求我和姐姐必须掌握一门乐器,并且在学校的成绩也一定不能差。所以当初我和姐姐考入高等院校时都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的。”
教育,你怎么看?
对于中国父母送孩子出国念书这一现象,朱力安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这是个很好的初衷,我不是也来到其他国家了吗?”但送什么样的孩子出去,朱力安却觉得要因人而异。
“我觉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就应该有一个教育的思路。”朱力安的教育思路很简单,“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健康、有教养,这几项不分主次。也许还会有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有好奇心、有文化等等,总之,被别人尊重很重要。”
未来的期许……
对于未来,朱力安并不喜欢做计划,毕竟他自己的经历就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冲动改变一生”。“我为什么会学中文?就是有一回跟一帮中国人在一起,一个晚上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第二天我就开始学了。” 朱力安说:“我认定一点——孩子是有思想的,是有理性一面的,她要能够用理性去支撑她的感性。”
朱力安的育儿观
教育从一开始就要做,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从出生第一天应该有一个教育的思路。我的两个孩子是中国籍,在中国就得是中国籍。我觉得孩子一定要学乐器。当然,大提琴我要自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