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真是特殊的一年,一场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在这场战“疫”中,合肥的老师们也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老师们纷纷转战线上,变身“主播”给孩子们讲课,指导学习,批改作业……比以前似乎更忙了。万家热线联合劲牌公司特别策划【“云端”上的坚守者】,关注疫情之下仍心系课堂,心怀学生,坚守岗位的教育工作者。
http://365jia.cn/uploads/special/tuku/202003/202003201941146902446486.jpg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刘军(图/受访者提供)
【教师档案】
刘军,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团委书记、政教处副主任,语文教师,班主任。瑶海区语文兼职教研员。市“教坛新星”;市“骨干教师”;
所带班级荣获“合肥市优秀班集体”;瑶海区政府表彰优秀班主任;瑶海区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瑶海区政府表彰优秀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合肥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站后备人才;所带班级获“合肥市优秀班集体”;瑶海区骨干教师联盟“走教师傅”教师;瑶海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
“讲好课”,更要“管好班”
一场疫情,把刘军从讲台“移”到了屏幕前。这是他从教19年以来,第一次接触空中课堂。无论是授课还是班级管理,统统要在线上完成,这对于刘军来说确实是个“新考验”。
“在我看来,疫情期间,我的工作并不比以往少。”刘军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不但要“讲好课”,还要“管好班”。由于线上教学和答疑时间有限制,他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比平时更精确的教学重难点,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班级的管理上,除了日常发布疫情防控的政策、法规之外,他还要统计各类学生和家长信息。
刘军说,“网上教学给了我两点最大感悟:一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实需要大功夫;二是老师对学生的管理需要大智慧。”事实证明,他确实下了“大功夫”——在备课时,每一节课例,刘军会先自己观看,认为适合自己学生的才会推荐给他们,力促学生的高
效学习。而在班级管理方面,他会用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进行家访,与家长形成合力,确保学生“宅家”期间的学习效率。
他是学生眼中可爱的“老刘”
“同学们,你们面前的这个老师了不得,我的姓氏是大姓哦,告诉你们吧,我是创立大汉王朝汉高祖的后裔,你们说我姓什么——?”这是刘军与学生初见时的开场白,也是他自我介绍的独特方式。
当学生猜到他姓“刘”,他便接着说:“我的名字更威武有力了,虽然只有一个字,但保卫国家需要,抗洪抗震救灾也需要。”学生有猜“兵”的,有猜“军”的,接着,刘军再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刘”“军”字的构造和含义。就是在这样幽默风趣的对话中,刘军既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也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学生们的印象中,刘军是可爱的“老刘”,总是充满激情,带着笑容,和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有学生说,初中时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刘军在讲台上大汗淋漓、慷慨激昂地讲课的样子。他学识渊博,总能用巧妙的方式传授知识,让课堂格外生动有趣。“我初中时本来最不喜欢议论文,觉得太枯燥,但刘老师却把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讲得妙趣横生,仿佛我不是在读一篇议论文,而是在读当时中国的整个社会。”一位考上武汉大学的毕业生回忆道。
http://365jia.cn/uploads/special/tuku/202003/202003201941155319232661.jpg正在演讲的刘军
“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
“很多和学生发生的事,就像严冬中的暖阳,让我温暖难忘。”刘军回忆,他曾在带过的班里持续组织主题演讲活动。有一个学生性格很内向,起初站在讲台上,总是脸红,演讲更是断断续续。
针对这个情况,刘军在言语上给予激励,在眼神上给予支持,还要求台下同学学会等待、学会欣赏。多次锻炼后,站在演讲台上的学生已是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甚至像变了一个人——课下,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课上,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最终以772分的高分,考上了合肥一中。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为他们荒芜的心灵带去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刘军不仅仅想做知识的传授者,更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他们“共存共生”,从而朝着积极的方向健康成长。
于学生,刘军呵护着他们的自尊心,给学生撑起坚实的伞;于家长,刘军给予他们科学的建议,让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喜悦,也是我最大的幸福源泉。”这是刘军执教19年来的深切感悟,也是他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