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之二)广府古城

标签:
游记旅游杂谈 |
分类: 游记 |
广府古城也称永年广府城。广府古城至今已有2600年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毛遂封地。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立夏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明清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广府古城因其四周被护城河、永年洼等水系包围,故有塞北江南和水城之美誉。除了古城、水城外,广府城还有一个雅名——太极城。发源于19世纪的杨式太极和武式太极都在广府城。
2017年广府古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由于广府古城没有像南方的古城镇那样过分开发以致商业味太重过,所以依然保留了原是风貌。古城基本按照与旧时类似的方式运转着生活着。古城里的居民朴实无华,街上许多商店的门前竖着一面面商号旗帜、挂着一个个红灯笼,与古代别无二致。正因为此,古城另有一个雅号——东方神秘古城。
进古城前我让网约车绕古城外围的护城河兜一圈。随着车辆缓缓行驶。古城的规模和城墙的设施等渐次展现,一座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城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
护城河上的石桥
广府古城在隋唐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百四十步,元代增扩为九里十三步(4522米)。明嘉靖年间把城墙改建为砖墙,墙高12米、宽8米,周长4.5千米。古城在东南西北四门处都设有瓮城,不过现在只保留了东门和西门两处的瓮城。
瓮城是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在古代作为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
广府古城的四城门分别是东门阳和门、西门保和门、南门阳明门、北门贞元门。
瓮城内的雕塑
广府古城的古城墙气势宏伟、古朴沧桑,古城内有城隍庙、文昌阁、藏兵洞、广平府署、武家大院等古建筑和太极宗师杨露禅与武禹襄的故居,古城外有与赵州桥齐名的弘济桥、甘露寺等。
这里“三辅襟喉”指“京畿重地,犹如衣襟咽喉”。指出永年广府城是京城千里范围内的咽喉重地,强调了广府城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广平府署坐落于广府古城南北中轴线北端,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9个,房屋160余间。
建筑格局为中轴对称,有中、东、西三路建筑。主要建筑有仪门、戒石坊、东三科、西三科、大堂、二堂、三堂、东四堂、西四堂、浮青阁(镇楼)、东客厅、西客厅、大花厅、幕僚室、戏台、马神庙等。
公生明牌坊,公生明指公正才能明察事理,古时作为官场箴规

广平府署正堂

正堂内“明镜高悬”匾额下的案桌

回避肃静牌
正堂旁的绿地“大有库”
古代刑具展厅(在西三科)
古代刑具演变介绍
古代科举展厅(在东三科)
金榜题名和孔子塑像

“户科”展厅
西大街和南大街交汇处
府城隍殿
府城隍爷塑像
府城隍庙判官塑像
府城隍庙殿前广场
据说在府城隍庙附近有一个藏兵洞。藏兵洞其实是一条长30里通向城外地道。当年窦建德与李世民打仗的时候,窦建德为了迷惑李世民,挖此地道。让他的军队一忽儿在城内,一忽儿在城外,给李世民以窦建德的军队兵力很强的错觉。可惜藏兵洞已经封闭,无法参观了。
沿西大街继续往前走,离府城隍庙不远,有一座基督教堂,名为景爱堂。
西大街集市,集市上有水果、素菜、点心和家用杂品。这里物价很低,无论是用的吃的都很便宜。
广平府城内有两处古迹与太极拳有关。他们分别是杨露禅故居和武禹襄故居。杨露禅和武禹襄都是广平府人,分别是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武禹襄故居在城内,离广平府署不远。武禹襄故居的面积很大,内有仪门、轿房、书房、会客厅、花厅、莲池、演武场等建筑。除故居外,还有武家大院。由于时间关系,只去了武禹襄故居,没去武家大院。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故居在城南南门外,也有书房、花厅、演武场等建筑。
杨露禅故居演武场墙壁上的太极拳招式浮雕
城墙外的景点除杨露禅故居外,还去了太极文化广场、甘露寺和弘济桥。
水滴雕塑
前方要去的景点是甘露寺。当年受三国演义中刘备招亲故事的影响,以为甘露寺只有镇江一座。其实全国共有八座甘露寺。今天参观的邯郸广府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相传,是由隋炀帝女儿南阳公主在此削发为尼,初名百草寺。后被隋炀帝下令火烧而毁。到唐代佛教鼎盛,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为甘露寺。
甘露寺亭廊
从甘露寺出来,搭乘景区的游览车,10分钟左右到弘济桥景区。弘济桥位于广府古城2.5千米的东桥村。弘济桥东西长48.9米,宽6.82米,主拱券净跨为31.88米,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它横跨在南北向的滏阳河上。
弘济桥建于何时无可考,传说中建于隋朝。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明清时期,因其位于广府古城东,又名“府东桥”
由于弘济桥和赵州桥(安济桥)在外形和建筑结构上基本相同,又同时建于隋朝,当地人认为这两座桥必有联系。赵州桥在传说中是鲁班修的,故广平府人认为弘济桥是鲁班的妹妹所建。所以弘济桥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其实传说是错的,经过考证得知,赵州桥是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至于弘济桥为何人设计建造现在还不清楚。
弘济桥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千年以上的石桥,而且桥上34 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最令我惊讶的是桥面上有一块石头,石头的表面居然清晰可见4.5亿年前(古生代)的三叶虫化石,真不虚此行啊。这些化石更为这古老的石桥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弘济桥全景,桥身与水中桥影合在一起真像一只大眼睛
济桥桥栏上的雕塑
仔细观察桥面,发现大石料都用腰铁链接。腰铁,又名“铁蝴蝶”,古人用它加固石块之间的衔接强度。弘济桥上长达千余年的“铁蝴蝶”依然完好存在,体现我国古代造桥工艺的先进性。
民间传说赵州桥是鲁班造,弘济桥是鲁班的妹妹造。景区里一座名为兄妹情的雕塑为弘济桥增添了人间之情。
在离开弘济桥景区后,我来到登古城墙入口处,买票可登城墙。今天所见之城墙建于明代。城墙全长有4.5公里,很宽,可以作为马道。城墙共有4个城门和2个瓮城。当地人告诉我,居民出城,与古代人一样,只能走城门。除了城门,古城与外界别无通道。我不知道,国内还有这样的城镇吗?
从东门“阳和门”处登上城墙,极目远眺,水洼一片,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
东门登城墙处
城墙上的角楼和大钟
城墙上的太极广场
从城墙上看下面的翁城区域
游览过城墙,回到东门外的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