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工作简报(二)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室 |
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
(孔维波工作室)
工作简报(二)
专题讲座
2012年11月15日
http://s15/mw690/b6876bb0tcf37e667bf6e&690
赖教授指出当前语文教师论文撰写在选题方面过大、陈旧、立意空乏的毛病;研究的过程存在检索不足,选题论证、设计不足,资料搜集利用不足;论文撰写存在观点提炼概括不足,口语化严重,注释、引用不当等缺点。赖教授重点谈了选题问题。选题的“题”指的是课题,即要研究的问题,不等于题目。告诉我们从理论中选题,从实践中选题,从规划中选题。最后,赖教授对学员们提出殷切的希望: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应做到——博览群书、咬文嚼字。
http://s6/mw690/b6876bb0tcf37e87e7325&690
11月16日,跟岗学习第六天。上午,我们对杨森龙老师的《<</span>论语>十则》进行教学诊断。我们诊断的方法是诊、断、治。诊即发现问题或对优点加以确认,断即找出原因,治就是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凭借这几点对杨老师的课从课程性质、学习方式、文本处理、课堂生成、教学资源、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诊断。庞贵洲老师认为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动手的方面少了,可以从教学资源上调整;林夏丽老师认为板书的内容不够完整,只展示第二则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邓宇馨老师认为作业布置“继续解读文本”不够清楚,检查方法不明确;丘石梅老师认为课堂中出现的名句(资源)可以用小黑板展示;邓超英老师认为分析是要考虑基础差的学生能否接受,如“恕”的理解;刘伟光老师认为对学情的掌控不到位,应在提问时多点拨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钟丽娴、陈晓珊老师都认为杨老师提出的主问题“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熟知的人与事去丰富、阐释语录背后的道理”让学生费解,可降低难度,改为“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则,说出大意并结合自身实际或生活体会印证其中的道理”。邹东娟老师认为杨老师分析第二则中的“省”有“自信的意志、自谦的态度、自省的勇气”较为牵强,可以删去“自谦”方面的理解。经过这次研讨,我们对教学诊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下午,孔老师请来了韶关学院的赖教授、工作室成员--田家炳中学李达钧和张广迎等老师为我们工作室的9个学员的开题报告作把脉诊断,诊断持续六个半小时,会上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学员开题中的错误,普遍存在课题研究宽而空的毛病,还有在遣词方面上的不足。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分类,如何运用逻辑学进行选题。经过诊断,我们9个学员基本定下课题研究的方向,学会 “小题大做”的思路。如,钟丽娴的经典阅读可以从文体上分类、邓宇馨可以从作文合作上进行小组活动研究,丘石梅从半命题上研究拟题的方法、陈晓珊和林夏丽从微博研究解决写作素材的问题等。这种深入的解剖,解决了我们课题定位等问题。
http://s7/mw690/b6876bb0tcf37eddf8ab6&690
教学设计
11月17日 ,跟岗学习第七天。今天是周六,但我们还是回到工作室找资料完成教学设计,准备下周的公开课。孔老师反复强调每节课要设定好目标,落实听、说、读、写,设计不在于怎样教,更在于学生怎样学,设计中还要考虑开课的策略,结课的策略,做到起承转合,要有自己的思想,还要抓住每种文体特点进行设计。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教学设计。
附:学员公开课安排表
姓 |
选 |
体 |
上课时间 |
钟丽娴 |
黄蓓佳《心声》 |
短篇小说 |
11月21日第一节 |
丘石梅 邓超英 陈晓珊 |
刘禹锡《陋室铭》 |
“铭” |
丘石梅11月21日第五节 邓超英11月22日第三节 陈晓珊11月22日 第四节 |
邓宇馨 |
《孙权劝学》 |
|
11月21日第四节 |
刘伟光 庞贵洲 |
余光中《乡愁》 |
现代格律诗 |
庞贵洲 11月21日第二节 刘伟光 11月23日第七节 |
邹东娟 林夏丽 |
周敦颐《爱莲说》 |
“说” |
邹东娟11月22日第五节 林夏丽11月23日第七节 |
文化考察
11月18日,跟岗学习第八天。上午,孔老师带领我们前往南华寺进行文化考察。
http://s6/mw690/b6876bb0tcf37f12bdb05&690
照贤法师介绍了南华寺历史以及相关佛教知识。我们了解到佛教知识与语文课本有许多相关之处。同时我们有幸走进神秘的藏经阁感受南华寺千年历史。这里有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造型小巧精美的铜佛像;唐六祖惠能“真身”塑像,唐千佛袈裟和历代圣旨;北宋雕工精致的木雕罗汉像360件;还有隋铁铸佛像,宋铜铸大铜钟、元铁铸大铁锅、明木雕四大天王像等诸多国宝。这些珍宝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乃至历朝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等最具体真实的史料。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
http://s13/mw690/b6876bb0tcf37f4ab75cc&690
下午,我们到韶关学院参观学习。学院以环境优美著称,占地面积2694亩,集校园、林园、公园“三园”为一体,有优良的育人环境。在学院我们重点参观了图书馆,此馆在2004年荣获“鲁班奖”,是一间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图书馆设有文学书库、报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20余个文献信息服务库室。晚上,我们有幸见到徐剑副校长,他谈了“如何进行跨领域沟通”的问题,拓宽了我们课题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