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计划
(2018-12-11 09:54: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计划、总结 |
子课题——利用多样化纸质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
实践研究计划
一、课题组员:
顾颖 谢莉、陈君兰、王照、虞婷婷、杨燕、周瑶、蒋玲、芮婷、向婷
二、研究时间:2017.2——2017.6
三、研讨人员:
顾颖 谢莉、陈君兰、王照、虞婷婷、杨燕、周瑶、蒋玲、芮婷、向婷
四、指导思想:
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指南》小班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教育目标为指导,以生活中的底结构材料为载体,探索利用不同纸质材料的特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意美术活动。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孩子进行美术创作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所知,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五、研究目的:
1.结合小班年龄特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纽扣、瓶盖、纸盒、瓶瓶罐罐等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2.乐于观看绘画、粘贴、拓印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3.
4.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发挥想象力并展现在作品中。
六、研究内容:
(1)营造让幼儿随处感受美的生活环境
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观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我会利用周围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到创意手工活动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1.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感受自然美
创造从生活中来,幼儿天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无穷魅力,观察花的开放、蝴蝶的舞动、杨柳的飘洒、小动物的游戏。每天带我们班的孩子们到校园里的绿化带走一走。秋天到了,和孩子一起赏菊、拾落叶。冬天到了,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欣赏美丽的雪景。通过走进自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美化班级环境,给予幼儿榜样和示范,感受环境美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生活就是课堂。比如:自然角中,我们用废弃的轮胎当花盆,种上漂亮的花卉盆景;把蛋糕盒串在一起装饰成灯笼,布置节日的气氛;用喜糖盒做蛋宝宝的家;让一个个废旧纸盒、纸箱变成游戏区的小汽车;让一个个蒜头涂上漂亮的颜色,做成可爱的蒜头娃娃;让一把破旧的雨伞摇身变成一只七星瓢虫的外壳;让薯片罐、饮料瓶、牛奶罐变成美丽的花瓶……幼儿在参与收集、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教师收集、处理材料的方法,形成了粗浅经验,也感受到创意美术的无穷魅力,以及变废为宝的惊奇,最重要的是在逐渐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审美的眼睛。
(2)利用让幼儿随性表现美的多种资源
1.废旧物品巧创意
选择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物品作为创作的材料,通过适合小班幼儿的指导方法,如拼搭、摆放、撕贴、印章、水粉涂鸦、泥工等,引导小班幼儿对不同材料进行联想与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体验手工创作活动的快乐。
2.自然材料巧运用
大自然丰富多彩,它为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稻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秋天到了,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激发了他们多种的自主创作:运用萝卜、土豆、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动室;各种瓜果蔬菜做拼盘,一盘盘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运用瓜果蔬菜的横截面作画、当印章,构思奇特,趣味盎然。
(3)提供让幼儿随意创造美的操作形式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支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尊重和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促使他们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
1.神奇的拓印
拓印活动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美术活动,不同的材料可以拓印出各种纹理图案,如利用幼儿的玩具来拓印,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还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积木是幼儿平时喜欢的玩具之一,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积木拓印,有的像春天开放的花朵,有的像毛绒绒的小动物。千姿百态的形状瞬间点燃了幼儿的兴趣——原来积木不仅可以玩,还可以画呢。“我最喜欢的小汽车也想去画里玩一玩,行吗?”“行,把小汽车的轮胎蘸上喜欢的颜色,去画纸上开一开,嘀嘀嘀…… 一道一道,真像宽敞的大马路。”
2.有趣的拼搭
教师在选择材料引导幼儿创作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创意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中,圆圆的脸是活动的基础,但基于小班幼儿的创作技能的限制,在创作活动中对添画五官有了更高的要求——尝试用孩子喜欢的蔬菜水果对面包进行五官的塑造。小小的、圆圆的葡萄、黄瓜片、圣女果做眼睛,用细细的黄瓜条、萝卜皮做眉毛,用大大的、半圆的山楂、橘子、橙子、胡萝卜做嘴巴,用小小的樱桃做鼻子。通过活动不仅让幼儿轻松地运用各种辅助材料添画五官,制作面包娃娃,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萌发了积极创新的意识。
3.快乐的粘贴
秋天孩子们收集来各种树叶和花瓣,组织开展“树叶变变变”创意美术活动,在创作前,教师将一片树叶分别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然后提问:“你觉得树叶像什么?”“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什么用?”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创作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说:“树叶像一艘潜水艇,许多小鱼围着它做游戏。”有的说:“两片树叶拼在一起像金鱼。”还有的说:“几片树叶叠在一起像高楼。”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天马行空般的自由想象,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
(4)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教会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包括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和画画的姿势,手眼保持一定的距离,握笔自然。
2.教会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七、研究措施: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纽扣、瓶罐、盒子等,丰富制作材料。
2.将地方资源的内容渗透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给幼儿做好铺垫,使课题活动开展起来更加有声有色。
3.配合家长一起带领孩子探索自然,观察自然的变化,了解不同的季节和节日。
4.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的个性。
八、具体工作安排: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