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2013-03-08 20:42:06)
标签:
教学案例教育 |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87-89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78袋四种图形的学具;机器猫及图形教具;图形卡;涂色卡、激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瞧!谁来了?(机器猫)机器猫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些什么礼物吗?看看吧!喜欢吗?但是,机器猫要考考我们,它说:“你能认识这些小礼物的名字,才让小组长带领每组的小朋友玩儿。”你们想认识这些小礼物吗?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以温馨提示提出课堂要求,说明奖励措施:大的涂色卡奖励表现好的小组,小的激励卡片奖励各方面突出的同学。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看课件,给物体分类。汇报
用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注意小男孩的话。
小男孩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小组长带领讨论。
汇报分类情况。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分得真好,他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有和他们分法一样的吗?其他组同学是怎样分的?
师:机器猫也给这些物体分类了,它是怎样分的,你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原来它和大家分的一样。
2、揭示概念,板书名称,贴图形卡。
(1)给立体图形取名。
为了能区别和记住它们,我们给每组形状相同的取个名字, (指着第一组)我们给形状是这样的取名叫做长方体。为什么这么取名呢,因为它们是长长方方的物体。师依次出示正方体、圆柱、球,分别取名,说明取名原因并板书。
(2)认识立体图形,贴图形卡。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请看我把它们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样子?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谁能把立体图形按照它们的名称贴在黑板上?学生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
3、初步感知,认识图形
大家认识这些立体图形了吗?拿物体,认名字,初步感知。
(1)拿起一球,问学生:这是什么?你能从你准备的物体里也拿出一个球吗?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小组长分的时候要注意,每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各一个,给每人各分一个。
4、再次感知,形成表象
用小组长分到手的立体图形来操作。(课件出示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看一看。
大家看看手中图形的样子。
摸一摸。
用手摸一摸,记住摸的感觉。
说一说。
①谁摸的长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看出来的;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
②谁摸的正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正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正方体正正方方的——看出来的;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数出来的。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观察得真仔细)。
引导: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小结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
③创设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 预设: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预设: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如果有学生能回答出,要表扬。竖起大拇指,掌声)
(2)玩一玩。
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
请听好——请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
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只能推动,圆柱可以滚动。
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能滚动,圆柱能滚动,还有什么能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而圆柱只要躺着的时候才能滚动,立着的时候不不能滚动的。
5、通过想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并用手在空中比划出来。(生闭上眼睛 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
6、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拿着你手中的物体来找找我们教室里这种形状的物体吧。你在我们身边找到了什么?
回答:(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3)圆柱的有哪些?
(4)球有哪些?
你能想出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吗?太棒了,你们知道的真多呀!
三、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1、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任选福娃做练习。
贝贝——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晶晶——涂一涂:请你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欢欢——找朋友。
妮妮——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物体,然后说出它们的形状。
四、辨认图形,课堂测试
先辨认图形,再进行课堂测试。图形个数:5、4、7、6
五、整理学具,发激励卡。
请小组长把学具整理好。宣布得到激励卡的同学。
六、总结回顾,布置课后活动
1、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你学的开心吗?同学们课后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一起搭一搭,好吗?
2、课后活动——搭什么?怎样搭?先欣赏一下,课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实验小学 李敏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87-89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78袋四种图形的学具;机器猫及图形教具;图形卡;涂色卡、激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瞧!谁来了?(机器猫)机器猫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些什么礼物吗?看看吧!喜欢吗?但是,机器猫要考考我们,它说:“你能认识这些小礼物的名字,才让小组长带领每组的小朋友玩儿。”你们想认识这些小礼物吗?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以温馨提示提出课堂要求,说明奖励措施:大的涂色卡奖励表现好的小组,小的激励卡片奖励各方面突出的同学。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看课件,给物体分类。汇报
用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注意小男孩的话。
小男孩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小组长带领讨论。
汇报分类情况。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分得真好,他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有和他们分法一样的吗?其他组同学是怎样分的?
师:机器猫也给这些物体分类了,它是怎样分的,你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原来它和大家分的一样。
2、揭示概念,板书名称,贴图形卡。
(1)给立体图形取名。
为了能区别和记住它们,我们给每组形状相同的取个名字,(指着第一组)我们给形状是这样的取名叫做长方体。为什么这么取名呢,因为它们是长长方方的物体。师依次出示正方体、圆柱、球,分别取名,说明取名原因并板书。
(2)认识立体图形,贴图形卡。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请看我把它们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样子?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谁能把立体图形按照它们的名称贴在黑板上?学生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
3、初步感知,认识图形
大家认识这些立体图形了吗?拿物体,认名字,初步感知。
(1)拿起一球,问学生:这是什么?你能从你准备的物体里也拿出一个球吗?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小组长分的时候要注意,每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各一个,给每人各分一个。
4、再次感知,形成表象
用小组长分到手的立体图形来操作。(课件出示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看一看。
大家看看手中图形的样子。
摸一摸。
用手摸一摸,记住摸的感觉。
说一说。
①谁摸的长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看出来的;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
②谁摸的正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正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正方体正正方方的——看出来的;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数出来的。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观察得真仔细)。
引导: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小结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
③创设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 预设: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预设: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如果有学生能回答出,要表扬。竖起大拇指,掌声)
(2)玩一玩。
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
请听好——请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
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只能推动,圆柱可以滚动。
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能滚动,圆柱能滚动,还有什么能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而圆柱只要躺着的时候才能滚动,立着的时候不不能滚动的。
5、通过想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并用手在空中比划出来。(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
6、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拿着你手中的物体来找找我们教室里这种形状的物体吧。你在我们身边找到了什么?
回答:(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3)圆柱的有哪些?
(4)球有哪些?
你能想出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吗?太棒了,你们知道的真多呀!
三、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1、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任选福娃做练习。
贝贝——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晶晶——涂一涂:请你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欢欢——找朋友。
妮妮——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物体,然后说出它们的形状。
四、辨认图形,课堂测试
先辨认图形,再进行课堂测试。图形个数:5、4、7、6
五、整理学具,发激励卡。
请小组长把学具整理好。宣布得到激励卡的同学。
六、总结回顾,布置课后活动
1、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你学的开心吗?同学们课后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一起搭一搭,好吗?
2、课后活动——搭什么?怎样搭?先欣赏一下,课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实验小学 李敏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87-89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78袋四种图形的学具;机器猫及图形教具;图形卡;涂色卡、激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瞧!谁来了?(机器猫)机器猫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些什么礼物吗?看看吧!喜欢吗?但是,机器猫要考考我们,它说:“你能认识这些小礼物的名字,才让小组长带领每组的小朋友玩儿。”你们想认识这些小礼物吗?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板书课题。
以温馨提示提出课堂要求,说明奖励措施:大的涂色卡奖励表现好的小组,小的激励卡片奖励各方面突出的同学。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看课件,给物体分类。汇报
用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图,注意小男孩的话。
小男孩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小组长带领讨论。
汇报分类情况。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分得真好,他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有和他们分法一样的吗?其他组同学是怎样分的?
师:机器猫也给这些物体分类了,它是怎样分的,你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原来它和大家分的一样。
2、揭示概念,板书名称,贴图形卡。
(1)给立体图形取名。
为了能区别和记住它们,我们给每组形状相同的取个名字,(指着第一组)我们给形状是这样的取名叫做长方体。为什么这么取名呢,因为它们是长长方方的物体。师依次出示正方体、圆柱、球,分别取名,说明取名原因并板书。
(2)认识立体图形,贴图形卡。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请看我把它们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样子?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谁能把立体图形按照它们的名称贴在黑板上?学生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
3、初步感知,认识图形
大家认识这些立体图形了吗?拿物体,认名字,初步感知。
(1)拿起一球,问学生:这是什么?你能从你准备的物体里也拿出一个球吗?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小组长分的时候要注意,每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各一个,给每人各分一个。
4、再次感知,形成表象
用小组长分到手的立体图形来操作。(课件出示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看一看。
大家看看手中图形的样子。
摸一摸。
用手摸一摸,记住摸的感觉。
说一说。
①谁摸的长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看出来的;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
②谁摸的正方体?谁愿意告诉大家,正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正方体正正方方的——看出来的;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数出来的。
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观察得真仔细)。
引导: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小结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请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
③创设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 预设: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预设: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如果有学生能回答出,要表扬。竖起大拇指,掌声)
(2)玩一玩。
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
请听好——请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
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只能推动,圆柱可以滚动。
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能滚动,圆柱能滚动,还有什么能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而圆柱只要躺着的时候才能滚动,立着的时候不不能滚动的。
5、通过想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并用手在空中比划出来。(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
6、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拿着你手中的物体来找找我们教室里这种形状的物体吧。你在我们身边找到了什么?
回答:(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3)圆柱的有哪些?
(4)球有哪些?
你能想出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吗?太棒了,你们知道的真多呀!
三、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1、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任选福娃做练习。
贝贝——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晶晶——涂一涂:请你给长方体涂上红色。
欢欢——找朋友。
妮妮——闭上眼睛,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物体,然后说出它们的形状。
四、辨认图形,课堂测试
先辨认图形,再进行课堂测试。图形个数:5、4、7、6
五、整理学具,发激励卡。
请小组长把学具整理好。宣布得到激励卡的同学。
六、总结回顾,布置课后活动
1、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你学的开心吗?同学们课后找一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一起搭一搭,好吗?
2、课后活动——搭什么?怎样搭?先欣赏一下,课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