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2017冬:汉之印
标签:
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汉代铜印青铜官印少数民族官印青铜私印 |

铜质,龟钮,印文为“殿中督尉”,其文字瑰丽,锈色熟美,保存完好。晋书《与服志》中朝大驾卤薄:“殿中司马中道,殿中都尉在左,尉中校尉在右”。大驾卤薄,仗卫名。是皇帝出行时专用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车驾仪仗队。
铜质,驼钮,印文为“魏率善羌仟长”,为少数民族官印,保存完好。据《史记》载:“始皇使蒙恬北击胡”,《汉书》晃错上书言:“汉兴以来,胡虏数人人边地。”、《后汉书》:“稽胡散居离石以西,安定以东”、《魏书》“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又按:胡为北狄之通称,或称夷狄,《魏书》:“建安十一年(公元二○七年)太祖自征蹋顿于柳城,大破东胡,自此降附”。
铜质,瓦钮,印文为“孙仁之印”,其文字规整。
银质,龟钮,印文为“骑督尉印”,其刻工细腻,少见,保存完好。骑督尉,官名。汉武帝始置。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相当于从五品。宋、金沿置。元、是从四品。明文官别为赞治少尹。清为世爵名。乾隆元年(1736)改拜他喇布勒哈番汉名骑都尉,在轻车都尉下,云骑尉上。
铜质,鼻钮,印文不识,其文字古朴随意。
铜质,龟钮,印文为“横海侯印”。
铜质,马钮,印文为“率义侯印”,其钮质少见,文字布局合理,錾刻纤细,保存完好。西汉以来,民族融合,势之所趋,有些国族内附后,居住地设为郡县,族人与汉人杂居,如《后汉书·西羌传》所载:“湟中月氏胡,旧在张掖、酒泉地。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讫今所见汉晋赐印中,有一类一无朝代名,二无国族名,如“归化侯印”,“率义侯印”、“归义侯印”,应该可以认为属于此类国族首领。
铜质,龟钮,印文为“谢术私印”,其文字錾刻细致飘逸。
铜质,均为龟钮,文字各不相同
铜质鎏金,龟钮,印文为“凌江将军章”,其錾刻刀法犷悍简率,随意天成,文字刚劲峻健、自然苍茫,保存完好。凌江将军,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军制官位,为东汉列将之一。到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设魏一人,官秩五品,专职掌控黄河以北蒙古、辽东地区的驻扎大军。在凌江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凌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凌氏、江氏,世代相传至今。《宋书·百官志》:“凌江将军,魏置。”又《三国志·蜀志·霍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蜀降魏后,“晋王拜原蜀将罗宪为凌江将军。曹魏时期官吏凌江将军,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铜质,龟钮,印文为“军司马之印”,保存完好。军司马:官名。《周礼·夏官》谓周大司马属官有军司马下大夫,而未言其职。汉有军司马,为大将军属官。大将军营(即大将军直属部队)分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
铜质,其文字各不相同。
铜质,瓦钮,印文为“部曲督印”,文字古朴,保存完好。部曲督,魏晋时部曲的长官。如,《三国志》:“(郭)马本合浦太守修允部曲督。”《资治通鉴》:“是岁,(贾)陵始至凉州,(张)骏遣部曲督王丰等报谢。
铜质,其一:虎钮,子母印未拆开,其印文为“王平私印”,其二:龟钮,母印印文为“杨君孙印”,子印为“杨寔印”
前一篇: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黄金失落宝藏
后一篇:探观古玉春秋(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