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将与大家共享明清犀牛角雕一百三十余品,以犀角杯为主题,取自海外一些博物馆收藏,更多的是来自欧美以及日本的拍卖。犀角是名贵的药材,也是雕刻工艺材料中的极品,中国古代历代能工巧匠藉此创造出中国独有的犀角雕刻工艺。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函,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如此,形状众多、花样各异的犀角杯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由于犀角得之不易,受到历代政府的控制,其制成的饰物也成了等级尊卑的标志。明洪武二十一年成书的《格古要论》把犀角列入珍宝类中,可见对其有多么珍视。《明史•舆服志》载:“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即二品的官员方能佩戴犀角刻花的官带,显示出犀角的高贵地位。
在中国,犀角制品是极为珍贵的收藏、赏玩之物。在古代豪门贵胄家常置聚宝盆,其中除了有金银珠宝、珊瑚玉石之外,必定还有犀角一只,可见其贵重的流行观念。
犀角自古就是珍贵的赏玩、实用之物。富贵之家常有藏玩,以其珍贵却不张扬。 犀角自古就是珍贵的药材,在明代已开始在贵族阶层流行。以其具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的功效,用犀角杯喝酒、喝水可具冰血、解毒、延年益寿的功效。并传说如有毒药与之接触会则即刻呈现白沫,为历代所珍。
作为工艺品,明永乐之后与南洋诸国往来频繁,犀角制品渐多,除了传统的杯式制品外,还出现了诸多犀角文玩器件。而犀角杯本身的工艺、式样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传说犀牛于荒野欲喝水而遇沼泽污水时,会伸头引角在污水里搅拌,不一会清水即现。更有传说犀角有解毒有功能,但不管传说究竟为何,这些流行观念都能说明在各各时代,犀角的珍贵性。
http://s13/mw690/003kJeUqzy75RvdxWR66c&690
1,乾隆 犀角雕人物故事纹杯
H
14cm D 18cm
USD
273,571
全器切取犀牛角雕製而成,侈口,深壁,腹部窄瘦,平底,通体深褐色,底部黑色。高浮雕山水人物,雕刻嶙峋山石,松技树叶满布主景,杯口外壁阳刻篆款「赤壁图」。其下雕一人於崖壁之上,远眺仙鹤飞升。其腳下降水翻腾,一人身著蓑衣头戴草帽,立於江中小舟之端,执桨前行。略转杯体,见岸上二文人相谈甚欢,身后童子露出半身,俏皮可爱。犀角一侧透雕遒劲松树枝干,以作把手。
1082年,苏轼与友人再访赤壁,写下名篇《后赤壁赋》。此时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於黄州之际。诗中怀想当代英雄於赤壁之意气风发,又联想自身境遇感慨生命之短暂与虚妄。感怀於心,借孤鹤喻已,排解心内幽情,生发出具有哲理的深思。本件作品以巧妙高超地雕工将苏轼「摄衣而上」之情景重现於前,描绘了苏轼「履巉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情景,此时正是苏轼心境转变的关键瞬间,杯口云间之孤鹤重现了「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夏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的词句,隐喻了使苏轼得以重释忧惧,超凡脱俗的深层道家情怀,将赤壁赋中最为精彩的章节展现於前。
http://s7/mw690/003kJeUqzy7540oFqVo06&690
2,十七世紀 犀角雕螭龍靈芝祝壽杯 16.5cm
HK$
525,000
杯由亞洲犀角雕刻而成,口寬大,以鏤雕技法分別雕一竹幹及靈芝主幹為杯柄,杯身則以浮雕技法雕如意雲頭形靈芝以及竹葉,另一面雕二螭龍曲身盤遊於竹葉及靈芝之間,寓意「靈仙祝壽」,杯內壁一側浮雕卷雲紋,構圖簡潔卻不失巧思,極具雅韻。
以鏤空枝幹為杯柄及杯底的形式,在明末清初時期之犀角杯上較為常見。此杯雖整體構圖形式簡潔,但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獨具匠心。
http://s11/mw690/003kJeUqgy72aYM6V86aa&690
3,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仿古獸面紋杯 18.7cm
HK$
750,000
杯以亞洲犀角雕成,仿古代青銅爵或匜造型,撇口,斜腹,橢圓形底,足沿微凸,足底內凹。杯以天溝作流,地崗為柄,掏膛規整,杯內光素無紋,口沿內外壁飾雷紋一周。螭龍形杯柄,龍雙目圓瞪,嘴銜口沿。杯身雕菊紋,杯流下方圓雕一瑞獸,頗具韻味。
此犀角杯壁較厚,造型敦實,採用陰刻、鏤雕、浮雕以及圓雕等手法,並融合商周十七爵、匜等青銅器的因素仿古創新,構思巧妙,既有古韻,亦有創新,是仿古器中佳作。帶有圓雕獸面紋的犀角杯並不多見,常見紋飾多為鳳、螭龍等。
http://s6/mw690/003kJeUqgy72aZJfiHr05&690
4,明
犀角雕螭龙杯 高:5.8cm长:15.6cm重:242g
人民币649,600
造型古朴,杯身两面浮雕饕餮纹。口沿一圈浮雕云雷纹,杯柄处高浮雕三只螭龙攀于杯沿之上。在简洁的雕琢中却显示出生动的神态,古意昂然。
http://s15/mw690/003kJeUqgy70RYn3FCefe&690
5,明 犀角雕螭龙杯 高:9.5cm长:11cm重:155g
人民币649,600
此件犀角杯,材质精良,色为琥珀,细密润泽,敞口圈足,杯身浮雕鼚餮纹,用刀精致,杯柄处圆雕螭龙攀于口沿上。螭龙身体变幻多姿,盘曲环绕,一上一下。雕工在古拙中又不乏灵动。
http://s8/mw690/003kJeUqgy70RZwnvnh07&690
6,清
叔礼款仿古螭龙杯
高:7.8cm口径:11cm重:106g
人民币313,600
口沿内外一圈云雷纹,其下为一圈仿青铜蝉纹琢刻精细。中部一圈为两只相对的卷龙纹。再下为浮雕饕餮纹。角杯一侧一只螭龙站立攀于杯沿之上。整只犀角小巧别致,
古风昴然。底款“叔礼”二字,为明末制犀者款识。
http://s5/mw690/003kJeUqgy70RZOJD5a34&690
7,清
犀角雕仙人乘槎摆件 高:9.5cm长:26cm重:303g
人民币1,904,000
仙人乘槎为流传悠久的故事,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传说天上的银河与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来其间,曾有人好奇乘槎而去,发现一处世外桃源。织女与牛郎于其间悠闲自在,怡然自乐,一派田园气象。后来人们又常常将“张骞穷河源”的故事与之混同,但都被寄予了升仙的美好愿望。
此件犀角雕仙人槎用料颇大,古木盘错的槎于海浪中乘行。槎前窄后阔,后部枝叶丰茂,花果满枝,雕琢层次丰富。一高士右手扶槎,左手执一花枝置于肩上,胡须飘然,仰面生于舟中,似在探问银河,神情悠然自得。
http://s14/mw690/003kJeUqgy70S0SvpUN0d&690
8,明
犀角雕玉兰杯
高:19.6cm长:24.5cm重:265g
人民币3,920,000
此件犀角雕玉兰杯,用材硕大,且不惜工本,杯身透雕镂空。其上以玉兰为饰。杯身上大下小,上部为荷叶形。杯内叶脉相布,杯外壁上高浮雕朵朵玉兰花枝,形态各异、雕工圆润、气韵含蓄,杯柄为玉兰花枝、枝干交错镂空而成,其上大大小小玉兰花或盛开或含苞,生动有效。整件犀角杯风格古朴雅致,是件难得的明代犀角精品。http://s12/mw690/003kJeUqgy70S1ivQ8j5b&690
9,明
鲍天成款犀角雕仙鹿杯 高:7cm口径:13.8cm
人民币3,360,000
鹿在中国自古即是祥瑞的象征。鹿与禄谐音,常与福禄相连。此件仙鹿杯用料颇为考究,色泽古雅沉着,呈棕褐色。口沿一圈起线,向外撇出,内壁折沿向下渐窄。倒之放置,呈现为一头卧坐的仙鹿。仙鹿张口向天,牙齿上颚皆生动细致地刻出。胡须分为五组细致刻出,双耳后翘贴于肩上,双角后仰亦紧贴后背。后背背椎圆润凸起,直到尾部。尾部丝毛中间卷起,并向两侧分开。四肢高浮雕,颇为粗壮,前后腿之间刻有祥云,以示此鹿为非凡之物。以此仙鹿杯为饮,既有延年益寿之效,又有祥瑞之符。“天鹿者,纯灵之兽。无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备则至”,可为收藏上乘之选。
http://s2/mw690/003kJeUqgy70S1IRhv341&690
10,清
胡星岳款犀角雕扁足鼎 通高:16.5cm高:12.9cm口径:8.2cm重:84g
人民币2,016,000
犀角鼎仿自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扁足鼎。此类器物纹饰,造型,铸造均精益求精,尤其是所刻纹饰,不仅精美之至,而且腰部足部亦纹饰满工。
此件犀角雕扁足鼎足部扁平,其上浅雕变形鸟纹。三足由上而下向外撇出。圆形鼎身,外侧浅浮雕饕餮纹。双立耳,耳身浅刻云雷纹。鼎口外侈,内侧底部并仿刻金文“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铭文。
http://s8/mw690/003kJeUqgy70S2ajRpt47&690
12,清
犀角雕山水山子 高:15.5cm重:537g
人民币728,000
山水以犀角雕成,用料硕大,以高浮雕的手法雕出山石层层,凹凸有致,皆有左右俯仰之势。山石间,一泓清泉曲曲流出。在如此出壕中屋宇错落。松树,桐荫于屋宇之前,祥云朵朵与层层树荫拉开深远的层次。
http://s15/mw690/003kJeUqgy70S2z8SQeae&690
13,清
神仙人物犀角杯
高:43.5cm口径:20.7cm重:1574g
人民币1,052,800
此犀角杯采用非洲犀角制成,用料颇大。杯身呈花叶状,口沿波曲,杯内有条条叶脉。杯底整体镂空,工艺繁复,其上松树、桃花、灵芝等盘曲相错,交缠旋绕。花叶树旁雕有岩石,上方铁拐李、吕洞宾、汉锺离等八仙分立石上,姿态各异。八仙下方,太上老君骑坐牛背,身后童子相随。非洲犀角体量较大,纹理致密,故易开裂,不便保存。而此杯将其内部透空雕琢,使致密的内芯被剔除,易开裂不便保存的问题迎刃而解,又增加了其美观性与艺术性,可谓一举两得。
http://s13/mw690/003kJeUqgy70S2PvBGQ6c&690
14,清早期
犀角雕松鹤杯 高:11.3cm口径:14cm重:605g
人民币2,600,000-2,800,000
此件犀角雕松鹤杯以高浮雕工艺制成,选材硕大,色泽棕褐,敞口敛底。杯身雕为一粗状的松杆,密布鳞皴瘿节。一侧伸出一枝杆,松针簇簇。两只仙鹤于松下相对而舞。整只角杯雕法古拙,亦不乏精致。其造型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朱松邻款竹雕笔筒风格颇为类似。
http://s10/mw690/003kJeUqgy70S3jWtvj89&690
15,清早期
犀角雕玉兰杯
高:6.7cm 重:234g
人民币1,000,000-1,200,000
玉兰花在犀角工艺中多流行于明末清初,此杯选取亚洲犀角雕刻,器身呈玉兰盛开之态,杯口似花瓣般层层相迭,杯内阴刻筋脉。器底雕出玉兰花枝托住杯身,圈枝为底,器身浮雕玉兰枝叶花朵。花朵妍美而生动,古拙且简洁。玉兰花清新可人,气质优雅,为古人所爱。艺人利用犀角天然形状,匠心独运,一气呵成。
整杯雕工刀法圆润,虽无过多细致入微的刻画,却精致典美气韵内含。包浆色泽棕红色沉稳,近似上等琥珀,经由长年盘玩,表面微微泛出自然的油光。所选犀角角质细润缜密,竹丝纹清晰可辨并列有序。横切面鱼子纹肌理深浅相间,细看自感色彩斑斓,玩味甚佳。良材加以古朴雅致的工艺风格,可谓是件难得的清初犀角精品。
http://s6/mw690/003kJeUqgy70S3KQZnL15&690
16,清早期
犀角雕九龙杯
高:10.4cm
重:306g
人民币3,200,000-3,800,000
此犀角杯取亚洲犀牛角良材整雕而成,杯口近似长方,前端收拢,形成杯流。杯内圆转而下,光滑柔润。杯壁外侧向下急收,圈足,足与杯身连接处内束,轻巧俏立。杯尾处雕柄,扁薄长方,有如波浪曲折。杯身口沿足底一周浅雕连续云纹,杯身中部饰兽面博古纹带,虽浮雕不深,但层次丰富,高可见兽目纵出,低可见地纹遍布细腻的云雷纹。器身共雕九条螭龙攀爬其上,杯柄处两只较大,一左一右,头部内探,两爪扒附,右侧大龙更是柔身穿插于杯柄杯身之间。其余七条小龙或昂首侧望,或两龙嬉戏,或向上攀爬,或游走于杯内。皆圆雕而成,刻划细腻,五官清晰生动,身形灵动飘逸。或聚或散,之间互相呼应,姿态多异,十分巧妙。
螭龙纹为传统雕刻主题,多出现于清早中期。整器雕刻工艺复杂,一丝不苟,于一杯之上营造出典雅和庄严。表面包浆莹润,近似琥珀之色,品相完好,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犀角雕艺术品。
http://s8/mw690/003kJeUqgy70S3Z7UrR57&690
17,犀角雕松鼠葡萄杯
高:10cm
重:423g 人民币
800,000-1,000,000
此犀角杯造型独特,色泽暗红近褐,包浆油润光亮。杯口大而舒展,弧腹内收,椭圆形底。杯口浮雕叶片层层迭迭,轮廓高低起伏,并以阴刻绘出叶脉节理。一大一小两枝葡萄藤蔓透过叶片深入杯内,逸趣横生。杯尾处葡萄圆润,果实串串,一片大叶纵向隆起形成杯柄。杯身宛如卷叶聚拢而成,上垂下串串葡萄,藤蔓盘曲,贴附杯身之上。一只松鼠从树干上腾空跳跃而下,玩耍嬉戏;另一只则窜上摘吃,活灵活现,充满生趣。底部亦雕一串葡萄为足,托起花叶般的杯身,可远观清赏,可手中盘玩。葡萄果实繁多,寓意多子多福、富贵满堂。整器雕工工整细腻,为犀角雕件中形式内容新颖者。
http://s9/mw690/003kJeUqgy70S4gsOjCa8&690
18,清早期
犀角雕螭龙杯 高:8cm 重:98g
人民币650,000-850,000
器型小巧,做工规整,与通常所见的口大底小的犀杯不同,其杯身平面倭角正方,方唇口,束颈,腹部微微高起,腿部收敛,足部外侈呈圈足,身形凹凸有致,形成流畅变化的曲线,杯尾圆雕一条螭龙作杯柄。口沿处装饰云雷纹,腹身以云雷纹为地,上浅浮雕兽面纹,虽雕刻甚浅却层次分明。杯柄的螭龙是整器画龙点睛之笔,龙角卷曲,双目无眉,胡须前扬,身体扭曲长尾钩卷,努力向上攀爬之态栩栩如生,为典型的清代早期螭龙造型。
整杯不大做工却严谨到位,足底等处不显眼处也琢刻出丰富变化的弦纹弧线,其工精细腻可见一斑。犀角材料珍贵,在制作器物时多随形而雕。此杯却从一根整料中截取而来,废料甚多,由此证明清初犀角材料来源较过去更为增加,另一方面也看出艺人对此器制作的重视。
http://s11/mw690/003kJeUqgy70S4ZvbfAca&690
19,十七至十八世紀
犀角雕葵花盃 350,000 — 450,000港币
Marie Legrier 收藏,捐贈於1957年3月14日
http://s1/mw690/003kJeUqzy758GSoOze30&690
20,明末 犀角雕太獅少獅盃
1,000,000 — 1,500,000港币
1930年代購自中國,1947年6月攜至加拿大
雕工利落,巨獅穩臥、幼獅攀爬,生動捕捉瑞獸神情動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巨獅圓目寬鼻,細緻眉毛外往上捲,鬃尾入微,脊背清晰,趾爪有力,肌理矯健,肩後腿間淺加浮雕,有若捲草,又如火焰,與漢玉辟邪肢間羽翼一脈相承,造型典雅,更耀雄風。有別於一般犀角雕盃作花綻之式,此器以廣處為底,上歛下寬,烘托尖頂獸首神威。此類肖生角盃甚罕,僅知數例傳世。
http://s11/mw690/003kJeUqzy758HhemaSba&690
21,十七世紀
犀角雕梅竹雙清螭龍紋盃 長
19.4 公分 400,000 — 600,000港币
美國私人收藏,購於1955年前
http://s10/mw690/003kJeUqzy758HsJVAl29&690
22,十七世紀
盛輔功製犀角雕山水人物詩意圖盃 長
16.5 公分 刻文:得魚沽酒醉江天
600,000 — 800,000
港币
美國私人收藏,購於1955年前
http://s1/mw690/003kJeUqzy758HFz8vm50&690
23,十八世紀
犀角錦地蟠螭龍紋小盃 Bonhams
http://s3/mw690/003kJeUqzy75R0BB6Iab2&690
24,十七至十八世纪犀角杯 8.3cm
Bonhams
http://s8/mw690/003kJeUqzy75R1H3L5d37&690
25,十九世纪 犀角杯
http://s2/mw690/003kJeUqzy75R89nj7ba1&690
26,十九世紀
犀角鏤雕道仙人物擺件 65.5cm
£62,500 Bonhams
http://s12/mw690/003kJeUqzy75R8IpsQXfb&690
http://s9/mw690/003kJeUqzy75R8LQ0Rif8&690
27, 清
犀角镂雕犀角杯
成交价
£84,000
http://s15/mw690/003kJeUqzy75R90G9MW4e&690
http://s9/mw690/003kJeUqzy75R94UvMs58&690
28,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海棠紋杯 11.5cm wide.成交價 HK$
400,000
犀角杯呈荷葉狀,以一整片荷葉包裹而成,葉肉上雕葉脈。杯身外側以一主幹枝葉作杯柄,其中一片樹葉延伸至杯底部作杯底,分枝上有梅花盛開。此杯雕工雅緻,犀角質地溫潤怡人。
此犀角杯為著名記者及旅行家H.V.莫爾頓(1892-1979)舊藏。摩爾頓在蘭卡斯特出身,是英國記者及旅行作家先驅,亦是英國皇家文學會研究員。尤其以英國以及耶路撒冷的遊記著稱,曾報導過埃及圖坦卡門陵墓的發掘
http://s6/mw690/003kJeUqzy77aCVbzIVe5&690
29, 康熙
犀角杯 10.3cm x 13.5cm x 10.3cm
£100,000
- 150,000 Bonhams
http://s1/mw690/003kJeUqzy75RbiPiFy40&690
http://s14/mw690/003kJeUqzy75Rbl8ucted&690
30,十七世纪 犀角杯
145,250
GBP 苏富比英国
http://s6/mw690/003kJeUqzy75RbxnENv55&690
31,十七世纪
螭龙雕犀角杯
苏富比英国
5.5万英镑
http://s6/mw690/003kJeUqzy75Rc4WRMh35&690
32,十七世纪
荷花雕犀角杯 苏富比英国
5.2万英镑
http://s12/mw690/003kJeUqzy75Rcweoivab&690
33,十七世纪
吉庆有余犀角杯
12厘米
2009年 Bonhams
1.7万英镑
http://s16/mw690/003kJeUqzy75Rd5DzoXcf&690
34,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海棠葉式杯 14cm (5 1/2in)
long Bonhams
http://s10/mw690/003kJeUqzy75ReAevDbc9&690
35,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雕梅花紋杯
16cm (6¼in) long
成交价
£98,500
http://s16/mw690/003kJeUqzy75Rf4XBcHef&690
http://s15/mw690/003kJeUqzy75Rf7koKG5e&690
36, 十七/十八世紀
犀角玉蘭花紋盃 15.9cm (6 1/4in) long
Bonhams
http://s15/mw690/003kJeUqzy75RfsXaISce&690
37,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犀角玉兰杯
成交价 US$ 73,200 Bonhams
http://s12/mw690/003kJeUqzy75RgbtEMzeb&690
38,明
螭龙象脚犀角杯 8.6cm 成交价
US$ 266,000 Bonhams
39,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早
犀角兰花镂雕杯
20.9cm Sold
for US$ 278,000 Bonhams
工利落,巨獅穩臥、幼獅攀爬,生動捕捉瑞獸神情動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巨獅圓目寬鼻,細緻眉毛外往上捲,鬃尾入微,脊背清晰,趾爪有力,肌理矯健,肩後腿間淺加浮雕,有若捲草,又如火焰,與漢玉辟邪肢間羽翼一脈相承,造型典雅,更耀雄風。
此類角盃,若平置不觀其裏,或會誤為乃動物擺件之類。
48,清十七至十八世紀 犀角雕松樁盃
高
11.5 公分,
犀角盃表面雕刻的松樹樹皮紋飾盡顯精湛工藝,文人學士賞之,取其松樹延年之意。。人巧奪天工,背景留白,松樹針葉繁茂,栩栩如生。
角杯琥珀色,包漿細膩。由下往上漸寬,表面雕刻著田園詩般山水場景。林間一位
文人立於林間崖下茅草屋中,一旁松樹環繞。另一邊的河岸上有一漁夫,另一位文人正與他的童僕立於小舟上。四周精工雕
刻的岩石、松樹與河流。内邊緣有一顆松鼠,大有穿越之勢,是周文樞風格作品的重要標志。
52,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叶形杯 长9cm
重要欧洲私人收藏
出版及著录: J.Chapman着,《The Art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中国犀角雕刻艺术)》,伦敦,1999年
53,十八世纪
犀角雕梅枝开光锦纹杯
长12.4cm
重要欧洲私人收藏
出版及著录: J.Chapman着,《The Art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中国犀角雕刻艺术)》,伦敦,1999年
敞口敛足,口沿不甚平整,自底部至口雕出虬松巨干,其枝叶一直伸到杯口之内。外壁上雕刻楼宇台阁、垣墙曲道,鳞次栉比之间又能看到众多人物穿行,一派热闹非凡的市井之景,与城外的劲松巨石形成鲜明而又颇具意趣的对比。此犀角杯色泽深邃,古色古香,匠人以刀代笔,通过细腻流畅的刀法将其雕刻得端庄浑朴,韵致浓厚,展现在极具画面感的构图之中,尽显治犀名家的精湛手艺和无上的品味。
63,明
犀角杯 21.8厘米
4.2万美元
65,清十八世纪 犀角杯
17.1 cm
4,600,000 HKD
66,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
犀角雕螭龙秋葵纹杯 19.4cm
3,220,000
HKD
题识:
尔质则犀,尔量匪泥,岂斯乐斯,毋学阮嵇。 万历壬午夏莲花主人 来源: 法国私人收藏 巴黎佳士得2009年6月10日,编号262
埃斯卡纳齐古董行
68,明 犀角雕仿古螭龙纹杯《宣和》仿款
10.5cm 625,000
HKD
69,十七至十八世纪
犀角雕岁寒三友杯
总高20cm
750,000 HKD
Ulysses
S. Grant(1822-85年)收藏,传1870年得自李 鸿章(1823-1901年),自此家族传承
72,十七至十八世纪
犀角雕荷花杯 14.1cm
875,000 HKD
75,十七世纪
犀角雕锦纹龙把杯
10.2cm
875,000 HKD
76,十七世纪 犀角雕仿古纹龙把方杯
14cm
1,500,000
HKD
78,清十七至十八世纪 犀角雕螭龙灵芝纹杯
14.4cm
687,500
HKD
80,十七世纪
犀角雕荷叶式杯 14.7cm
2,500,000 HKD
松竹堂收藏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编号1703 展览:
《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02-2005年。香港苏富比2017秋季
81,清康熙 犀角杯
高7.5厘米,身长15厘米
瑞典Bukowskis拍行美元 116,419
82,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雕童子骑羊图杯
宽17.5cm
3,700,000
HKD(香港邦瀚斯2017中国艺术品秋季)
來源:
P.D.Krolik收藏,於1970年二月之前曾借展於萊斯特博物館和藝術畫廊
倫敦蘇富比,1970年2月24日,拍品編號70
重要歐洲私人收藏,後由家族繼承
此作品由亞洲犀角雕成。杯身以一大片蓮葉為杯的主體,杯身浮雕飾以蓮花和細葉,下部分以透雕手法雕成,蓮葉莖分別由兩個人物手持,其中一個人物騎著屈膝小羊,另一人物旁邊飾一童子,姿態不一,活潑生動。此犀角色澤光潤細膩,雕工精細,造型優美。要雕成此杯所需工藝非常繁複且極具難度,匠工巧妙地把蓮葉最底下的葉莖和其中一人物的頭後部連接起來,以提供足夠的力度來支撐和平衡整件作品,同時又機巧地安排該人物的右手抓住另一葉莖,整體呈現自然,使得連接的部分不那麼顯而易見,匠工嫻熟高超的技藝可見一斑。此外,此杯以浮雕及透雕工藝雕畫出的蓮葉葉脈細緻,人物栩栩如生,是犀角工匠高手的傑作。
類似於本作品的犀角杯非常罕見,屬於為數極少的一組被稱為「人像柱杯」的犀角杯,杯身通常以飾在下部分的人物或動物高舉。根據Jan
Chapman的說法,此類犀角杯已知的傳世品只有四件,包括本拍品,見Jan
Chapman著,《中國犀角雕刻藝術》,倫敦,1999年,頁74-75,圖41;其餘三件中有兩件也著錄在同書中,見頁73-74,圖39-40,一件為Marcel
Lorber舊藏,現藏於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另一件為荷蘭Van Veen收藏。
此杯亦富含吉祥寓意。蓮與連同音,因此童子持蓮有「連生貴子」、「多子多孫」的寓意。羊又與陽字諧音,所以羊被賦予光明、吉祥等寓意。此外,小羊有屈膝求乳的形態,被儒家認為是一種至親至孝的象徵。
此舟以犀角雕成。舟上圍坐著蘇東坡,其左邊為黃庭堅,右邊為佛印和尚,三人邊品茶香,邊昂首觀賞遠處景色。船尾有一家僕煮茗,旁邊有一艄公搖槳。船上桌案上茶杯、飯碗、筷子羅列。三人嘴角微微上揚,神情輕鬆自在。此作品造型小巧精細,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人物神態及體態逼真生動,充滿活力,匠心獨運,饒有佳趣。此外,犀角多數被雕製成杯子及其他器皿,甚少被雕刻成用以觀賞的陳設器或其他用途的作品,本拍品實屬難得一見的珍品。
此作品所雕畫的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1037-1101)所著《赤壁賦》中其與黃庭堅、佛印和尚泛舟遊赤壁的情景。「蘇東坡夜遊赤壁」在明清兩代是雕刻藝術家常用之題材,亦常見於以其他材料製成的作品上,包括瓷器、玉器、犀角杯等。雖為犀角雕常見題材,但傳世品中只有見過以浮雕手法雕製成的犀角杯,從未見於類似於本拍品的圓雕作品上,相關例子可參考J.Chapman,《中國犀角雕刻藝術》,倫敦,1999年,頁210-212,圖289-291;亦參看霍滿堂著,《中國犀角雕刻珍賞》,香港,1999年,圖130,132-133及137。
杯以犀角雕成。器口微敞,口部一側翻捲成流,腹部微鼓,頸較細,頸部淺浮雕仿古龍紋,橢圓形高圈足。器身一側鏤雕杯耳,幾隻螭龍盤繞杯耳至口沿,犀角質地瑩潤,線條優美,整體造型和紋飾皆具仿古意境。此外,此犀角本身的色澤和波浪紋肌理十分精良且珍罕,為犀角雕刻家所追捧的質料,因此簡潔的設計更突出了犀角的自然美態,恰到好處地烘托了本器的古樸秀雅。
此杯器型源自商周用來盛酒的青銅觶,經改良後口沿一側雕刻成流,並且在器身飾杯柄。同類器型的犀角杯極其罕見。
85,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雕张骞乘槎水注
长21cm
937,500 HKD
此件張騫乘槎水注依犀角的斜剖面雕成,形如古木中空。槎首有流,槎後透雕有不同花卉交相掩映,一長髯仙人手持書本,倚坐於花木間,神情閒適,末端掏空形成一圓洞,槎底刻細緻水浪紋,層次分明。此器採用圓雕、透雕等技法,構思巧妙,以有限的材質塑造出豐富的形象,且打磨精細,極具匠心,是犀角雕中的傑作。
張騫為西漢時期的旅行家、外交家及探險家。漢武帝時期,為了在國際上削弱匈奴的勢力而有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此作品正描述了張騫乘槎渡長江經過西域各國而前往西亞、北非乃至歐洲,大大促進了中西之間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其中尤以開通「絲綢之路」最為著名。
此類張騫乘槎器應屬一組為數不多而專門特製的犀角雕,雕琢手法類似,均把內部掏空,唯張騫形象不一,有手持書本、如意或蓮花等。
86,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雕渔樵耕读图杯 宽16.5cm
3,220,000 HKD
来源:
重要欧洲私人收藏,后由家族继承 出版及着录: J.Chapman,《中国犀角雕刻艺术》,伦敦,1999年,
此杯以犀角雕成,敞口敛足。外壁雕渔樵耕读图。背景为河崖山景,崖顶云雾弥漫,林木处处。两棵苍劲有力的松树和柏树立于杯侧,巧妙地形成杯柄。樵夫背挑柴担和渔夫在岸边树下休息,隔岸亭中一书生正在阅读,河上竹木桥上有一农夫荷锄出耕,桥下溪水激流,显出一派太平祥和的景象。此作品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和透雕技法,刻工高超,刀法精绝,纹理细密,构图严谨,整体展出犀角雕刻的艺术魅力。
http://s12/mw690/003kJeUqzy7hFH7oSU37b&690
渔樵耕读指的是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是中国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明清时期常见纹饰之一,亦为官宦用来表示退隐后生活的象征。此题材亦见于其他材料制成的作品包括画作、瓷器和玉雕等,但甚少见于犀角雕作品上,可见本品之珍罕。
87,或清乾隆 犀角雕荷叶式菱口五足杯
「乾隆年制」楷书款
宽10.8cm
1,375,000
HKD
来源: 重要欧洲私人收藏,后由家族继承
出版及着录: J.Chapman,《中国犀角雕刻艺术》,伦敦,1999年
88,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雕莲花杯 长19cm 750,000
HKD
来源: Michael
K.J. Heihs收藏 伦敦苏富比,1998年6月18日,拍品编号1710
香港私人收藏
器身以整枚犀角雕成,以一大片莲叶为杯的主体,再布以数朵不同姿态的莲花、莲叶及莲蓬,杯底透雕多枝莲花枝,曲折通幽,越上杯口,杯口下雕一只三足蟾蜍及三只小蜗牛,极富动感。此作品采用透雕及浮雕等技法,刀工细致,叶脉分明,颜色莹润似蜂蜜,是犀角雕中的佳作。古时刘海戏蟾蜍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刘海骑在金蟾上,手中舞着一串钱,因此三足蟾蜍是财富的象征。莲蓬包含多颗莲子,寓意多子多孙。
明代以降,工匠开始以整枚犀角随形透雕成杯,多见以莲花、玉兰、荷叶等为主题制成各种文玩,大多风格古雅、工艺精湛。
http://s7/mw690/003kJeUqzy7hFI39bNk46&690
89,十七/十八世纪 犀角雕山水图杯 宽15.9cm
1,500,000
HKD
此杯敞口敛足,平底,雕松柏等树木为鋬,松枝延伸至口内,外壁雕山石、水纹等,山崖突兀,崖边围有多株松树和梧桐树,林木疏朗,岩间有流水潺潺,岸边林荫下有一座凉亭。此器以浮雕、镂雕技法雕成,刀工细致,藏锋清晰,工艺精良,图纹层次分明,代表了当时犀角雕工艺的水平。
http://s5/mw690/003kJeUqzy7hFIknMgs84&690
96,清十七至十八世纪 犀角雕「梅桩」杯
12.8c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