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安思远寓所沙龙案头摆放的那尊7.6厘米的西汉鎏金青铜小熊,终于于昨日被老外以285.3万美元成交价取走,可谓动人心弦。

座带余温,书尚揽阅,茶有余香,灯仍微启,斯人已辞。仍偏于一偶的大肚翩翩,憨态可掬的西汉铜鎏金小熊安在,如果摆放在别处肯定不会如此的引人注目和引起轰动。只因它能与世界顶级艺术品交易商安思远朝夕相处肌肤相贴,而得此殊荣。如果此君上天有灵,能依附者,非此器莫属矣。

以熊为图腾的艺术品在西汉时期已是王室和民间的喜爱之物,它的憨厚、雄壮、魁梧、傲视群雄之态,未曾不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民族精神与情结。

此熊曾于79、88、07年由佳士得多次拍卖过,想来此熊的命运轮到安思远时才获得了如此的高价。在当代群“熊”争霸的古董界,此熊为何这样“雄”?名人加名品,挑动了某些人的情绪,使得拍品的附加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就是名人效应的一个真实实例。

细端熊罴之貌相,其凶猛冷酷之态显露于眼睛与牙齿之间,只是它低俯时被掩盖而已。这就是古人的艺术和城府,而现今的人在评论时则忽略了古人的潜在意识和真正的意图。憨厚的表态下,隐藏着残忍、冷酷、凶猛和顽强,这又何曾不是历朝历代政坛的真实写照。

我们再看一张几十年前文物图册上的老照片,公元一世纪 ,7英寸高。其眼神神态与表情是那么地相似,是一种尖嘴獠牙的狞笑。

基本上是同一类造型的汉代青铜鎏金坐熊,抓耳挠腮,一幅憨相,曾由欧洲一著名古董商收藏。想来,猎获此熊者,也会水涨船高了。

没齿的汉熊倒是真有些笑容可掬了,曾在欧洲被多次展览过。


美国伍德科克市博物馆
汉玉熊 8.9厘米

本人珍藏的汉代玉熊 11.5厘米, 体型硕大,手感极重。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汉 铜鎏金席镇
汉代 玛瑙熊
W 4.4 cm. (1 3/4 in.) H 4.6 cm. (1
3/4 in.),香港保利拍品,眼部雕琢有些是是而非。

汉代 熊型铜鎏金灯台摆件
估价美元8千
人们为什么都想将稀有之物占为己有?昨日上吨重的钱财,今时到地府时又能带走几钱?一代一代传承的鎏金小熊,谁晓得今后还会摆在谁的案头?而过往的持有者都早已化为灰烬。拍卖真是土豪们一种任性的游戏
,对于广大众生来讲,虽同在苍天之下,吸得是同一口雾霾之气,但无奈是可望而不可及,真可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