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缘:唐早期石雕彩绘贴金菩萨头像

(2014-10-17 22:14:49)
标签:

石雕彩绘贴金菩萨首像

唐代初期立体写实

盛唐佛教美术之杰作

释迦与菩萨

中国佛教艺术

     唐早期 石雕彩绘贴金菩萨头像  高 41.5 cm。此尊石灰石制菩萨首像面容沉静而高贵,脸型如鹅蛋般饱满圆润、额头明净、双眉疏朗,双目微闭、鼻梁精致、嘴唇小巧、双耳大气垂肩;头戴彩绘贴金宝冠,宝缯由顶部向两侧下垂;额前长发梳成七个圆形,脑后长发已佚,原本应梳至脑后分成两条发辫沿双肩垂至上臂;宝冠贴金彩绘剥落,可见施造之时应为朱砂做底、孔雀蓝、赭色、石绿绘麦穗型吊坠、圆盘、珠串等装饰物,雕饰绮丽唐皇、却又不繁冗,反而体现了菩萨本身之贵族出身与静穆典雅之高妙境界,不仅完美的传承了北齐青州佛造像雕塑的至臻造诣,亦和谐的融入了唐代初期立体写实的画像新风,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与地域风貌,可谓盛唐佛教美术之杰作。

http://s10/mw690/003kJeUqgy6MQEBCyqB19&690

      
                  
     璎珞与冠饰《大方广佛华严经》第26卷:「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受灌顶自在王位摩尼宝冠及髻中珠,普施众生……。」释迦与菩萨为佛教造像的两种最主要的主题,而菩萨因其尚未成佛,仍然保留着铅华未尽之前的繁复配饰,既昭示着其富有人性化的一面、亦象征着智慧、庄严。
     于此,头冠即是菩萨身份的象征之物,也承担了佛教纹饰的世俗装饰意义。随着北齐时期多种信仰的广为流行,净土思想的传播为菩萨膜拜的礼佛习俗在中国西部如敦煌、麦积山等地,东部如山东、河南及南方地区被信众所接受。约公元三世纪起,于例如《般舟三昧经》、《八吉祥神咒经》等中出现「八大菩萨」的名号,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文殊师利、观世音、得大势、无尽意、宝檀华、药王、药上及弥勒。
北齐
      根据《法华瑜伽观智轨》所载,八大菩萨配饰及姿态稍有不同,但基本八位尊者均顶戴妙宝冠,绀髻垂两肩、双跏跌坐姿、被袈裟衣、以珠鬘宝璎严身。而于此尊菩萨首像,虽身躯已佚,但从其头冠雕饰之精致曼妙亦可窥出整尊造像璎珞袈裟之光彩照人。
     造像风格的「长安中心化」与「梵像化」。唐代初期中央政府对造佛、造寺的管理正式化,同时玄奘三藏从印度直接带回七躯印度佛像,使得整个唐初的造像风格呈现以长安为中心的造像中央化,并有着明显的梵像化,即更直接的呈现了笈多美术中对于立体与丰满的追求。
北齐
     与青州在北齐到隋之间施造的菩萨像相比,此件作品在头部、尤其在眼睛、鼻翼、嘴唇等细小微妙之地都将人体面目表情之细微辗转表现的淋漓尽致,传达了宽厚祥和的气质;同时,在同为W型的冠式之下,珠链由着重于单粒的表现进步为对于整串的刻画,麦穗式的垂坠亦变为纤细的扇形,小巧可爱;面庞由长方形变为鹅蛋形,呈现了更多女性的柔美之气;眉骨高挑,眼窝过度更加自然,比北齐时期蕴含了更多的立体感与丰润气质。
      母性的亲切柔和 道诚于《释氏要览》中所言:「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像常作为佛的侍从,不离开佛的左右,但往往比佛的程序化少,在雕刻的题材上更为开放精美,与佛像相比,展现了更丰富的人性、而非神性。同时,在北周、隋时期所形成的僵硬的、如伟丈夫般的严肃威武形象逐渐被女性化的柔和的面容所取代。
唐代
    
      此尊菩萨首像上所显现的特征来追溯其发展进程,北朝时期即开始了以缯带束发之传统,之后逐渐发展为精细的宝冠;额前留发亦由中分式进化为五个圆形发饰,至初唐时期发展为七组;面相逐渐从清瘦发展为饱满圆润,到了初唐时期则带有明显的西方美术立体丰盈的艺术效果;眼睛亦由凤眼过渡到柳叶弯眼;面部表情也由笑容洋溢过渡到成熟稳重、静谧端庄。
     这种对于唐代美人审美的引入,以及更加注重写实的艺术风格的兴起,主要原因是造像者开始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古样佛像的法相森严逐渐被曼妙亲切、如母亲般柔和包容的形象所超越,此种造像风格的变化亦出现在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同时期的石窟美术之上。
唐代
http://s10/mw690/003kJeUqgy6MTjPvNjP29&690

      上文所论及的种种美术特征的进化正是因为唐初中西之间佛教文化直接交流的激增,「长安」作为这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也成为了初唐美术风格的代表之地。无论是绘画作品、雕塑艺术、装饰风格均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并进而辐射整个初唐的中原区。    
     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看到这样气象万千的雕塑作品——来自欧亚大陆西端的装饰纹样点缀着来自南亚次大陆的王宫贵匮;而南亚次大陆,作为佛教的发源地,也为这覆盖了整个亚洲地区的宗教贡献了塑造菩萨的最初蓝本;正是在这一蓝本所传袭的、如符号一般的宝冠之下,却是极为中国化的发饰与面容,将其所传承的、亚洲大陆最东端的——北齐青州菩萨造像中奢华奔放的装饰风格,再一次展现的淋漓尽致;加之以初唐仕女丰腴窈窕之时风,彼时的五彩斑斓因着天时、地利、人和,促成这一难得的、象征着佛教美术的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完美杰作。
 
 
 (此文经摘抄编辑配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