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2014-12-05 05:50:29)
标签:

高古玉中的羊脂白玉

西汉《皇后之宝》印玺

如何鉴别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的特征和玉色

有关古玉诗歌的编写

   凭心而论,这首《白玉羊脂》多少道出了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的内涵:

玉肌如凝脂,触肤似冰晶;

千年无沁透,铿锵有金声。

璞玉岁万年,妙手雕芳龄;

絮花掠娇色,天籁谁常听?

    据悉,羊脂白玉可分成高古羊脂白玉與近現代羊脂白玉兩種。

   “维基”上的专题是作如此介绍的:高古羊脂白玉主要是指中國古代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中國漢朝時期的皇帝家族特權專用玉,亦為中國漢朝時期用玉中的寶石級極品,因為其質地非常硬密,堅硬及強韌度遠遠勝過鋼鐵與其他類的玉種,而出土的高古羊脂白玉亦證明其入土2000餘年卻仍然溫潤如初,油脂光澤如故,並未遭受毀壞.

http://s9/mw690/003kJeUqgy6O56FpLhS58&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高古羊脂白玉的存世量極為稀少,因此一直是極為罕見。此玉色若羊脂,具油脂性光澤,玉之白色肌裡有天然古玉的飯滲現象,而明清及現代玉則無。因其水頭足而呈霧狀之天然半透明狀,此點則與白玉的明確白色玉皮外表略有不同。油脂光澤白色中則透出微微黃色,有點像羊脂的乳白色或微微乳黃色。玉質溫潤堅密,瑩透純淨,潔白無瑕,如同凝脂,縱使入土千年不壞,仍然溫潤堅密如故。玉皮上並無任何的玻璃賊光現像,其皮色可因主人之長期盤玉而起微微的變化。

http://s15/mw690/003kJeUqgy6O56RbEdg4e&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高古羊脂白玉雕件是利用中國古代的手工雕法而就,因此体现出的雕琢皆為厚實、簡練,古流暢,並常常刻有所处时代的纹型与圖騰。而高古羊脂白玉雕品的玉皮上,亦往往具備有非常清楚與明顯的黃土微沁色於其玉皮上,但玉肉質則因質地非常硬密而往往千年不沁,一切仍舊溫潤堅密如故。

   高古羊脂白玉雕藝術品皆被當作是寶石級珍貴國寶的主要原因為:

  1. 高古羊脂白玉之堅硬及強韌度皆為遠勝過鋼鐵與其他類玉種,而已出土的高古羊脂白玉更是證明其入土2000餘年卻是仍然溫潤如初,油脂光澤溫潤如故,並未能毀壞,其刻成之工藝品可千年不壞。
  2. 因為高古羊脂白玉是天然半透明的,所以當其背景的色系調節變化時,高古羊脂白玉所顯示的天然絢麗色彩亦隨著變化,宛如蜥蝪變色龍一般,其半透明的天然美麗特質真是令人驚歎不已。
  3. 因其質地硬密,形成時所承受之地殼壓力係數係相當於鑽石,因此數量稀少,體積不大,卻比鑽石大,可供古代的中國人將之雕琢成精美的藝術品供皇帝鑑賞。
  4. 中國人對於古代皇室家族所持有的“千年古玉”可保護主人的身體健康與帶來主人的好心情及好運勢等等的神話與傳奇故事為歷久彌新,永不毀滅。
  5. 因其價值非常昂貴,卻是體積很小,便於一般人的貼身攜帶及藏匿,又千年不易毀壞,為古代中國人的最佳祖傳家寶與保值投資性避風港商品,故古人常云︰「黃金有價,玉卻無價」。

下面两器是原馆藏品高古玉的介绍:
    皇后之玺  国宝级文物。陜西歷史博物館   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http://s11/mw690/003kJeUqgy6JWhlT9nY6a&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4/mw690/003kJeUqgy6JWhol4aL63&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我国最早的印章实物发现于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螭虎是一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用螭虎做钮表示君临天下,威服臣官的绝对权威。从这件“皇后之玺”的质地、钮式和文字来看,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得到官方认证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形玉佩 南京博物馆藏
  西汉后期
  长4. 7厘米 宽2. 8厘米
  1974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四号墓出土羊脂白玉,晶莹滋润。佩作夔龙形,龙体蜷曲,张嘴衔尾,瞪眼竖耳,系玉片裁成环状,精镂细刻而成。

http://s8/mw690/003kJeUqgy6JWhqd9tR77&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以上大体是“维基”人的物语,无论对与错,无论片面与否,无论是见识不足还是写作草率,但好在是向全世界给出了这个命题,在高手如林的玉界中不畏强势,其勇气和探索的精神可嘉。

    其实,也不能听博物馆或专家的一面之词,盲目跟随也不舒服。现实中,玉界对于新疆和田羊脂玉的界定和认知,向来不甚一致。溯其缘由,概是因为在大自然中孕育亿万年的玉石,其色泽和油润度就根本没有可比的一致性,在这两方面仅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可言,正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道君玉好,更有琼玉俏。”这就好办了,人人手里都可能藏有一块羊脂玉,很多人就是根据自己的藏玉来框定玉材标准的,想来如果如此认证下去,就会滑向“斗玉”的地步了。其实,依本人来看,只要是玉质坚硬细润,具有一定的油脂感,色泽白中略带微黄或微青,肌肤之中略隐玉质特有的天然絮状物,就可认为是上等玉质了,何必去追求所谓“白而无瑕、无絮无绺、油若尾脂”等纯粹“羊脂玉”概念上的烦恼?

http://s2/mw690/003kJeUqgy6O8qrpZwl71&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9/mw690/003kJeUqgy6O8queC5a08&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1/mw690/003kJeUqgy6O8qwLNnsba&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古人的思维更加朴素,对于事物的看法也较简单,但也包含了许多哲学的天理。白居易《放言》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可见对待事物的鉴定要慎之又慎才为稳妥。今天人们办事的态度,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恨不得马上给出结论,可见如今很多人的修养和定力不及古贤的一二。

近日即将拍卖的两件白玉原材,出货方给出的名称与图片:

 新疆羊脂白玉石之一:   5.5X3厘米  此玉洒金皮的皮色令人着迷,可谓锦上添花。http://s16/mw690/003kJeUqgy6O52KxOCHff&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4/mw690/003kJeUqgy6O52LTw5l03&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可见细嫩如脂如羹的玉肉。
http://s7/mw690/003kJeUqgy6O52NpnwO96&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2/mw690/003kJeUqgy6O52P9Flpbb&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mw690/003kJeUqgy6O52Qz9Qcf0&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新疆和田羊脂白玉之二:14X5厘米  带金黄色的皮色 玉质细嫩、缜密、坚硬。
http://s6/mw690/003kJeUqgy6O52UtW9Te5&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6/mw690/003kJeUqgy6O52Xvlan8f&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mw690/003kJeUqgy6O531eGNW40&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10/mw690/003kJeUqgy6O533GCPTe9&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http://s7/mw690/003kJeUqgy6O536aACyd6&690羊脂白玉的认识" TITLE="古玉鉴(三十四)-- 羊脂白玉的认识" />
   伟人曾经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讲得是对待事物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但人世间怕也怕“较真”二字,有些事很难分辨得出水落石出,尤其是对大自然的造化人脑时常不太够用,对羊脂玉的认识可能也属于这个范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