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以后清呈颓势,外夷入侵,内患不断,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百业凋零,官民瓷器生产已走败像。有关清代瓷器,都对康、雍、乾的官窑大为赞赏,而对晚清瓷不废笔墨一带而过。“乾隆以后,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宣统的青花瓷器与康雍乾三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多以仿康熙青花为模式,但呈色单薄,给人以飘浮在釉上而有沉不下去的感觉。这种想象越是严重,其时代就越晚。”这时瓷器和画工的质量都出现了下降,产生了“钩子莲”和“浪荡釉”的现象。光绪时期虽曾有一度好转,但犹如回光返照。
同治、光绪到民国是中国史上的第四次收藏热,但这次是外需,大量的瓷器流于海外。这件青花葫芦瓶,几年前购于北美的一个老古董店,其店主对清瓷很有了解,此器进出也有百年历史,保存完好。观其特征,可为光绪时期或乾隆后世,但不似上述“钩子莲”和“浪荡釉”等粗糙之物,画工釉色都带有时代制作的自然老旧特色。每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时,静睹此器,即有一种蓝色深沉的幽幽之感,婉转的花纹与器型的完美,带给你一种穿越百年的静思。
偶有小得即宣扬,只因心好笔技痒;
一想清室三百年,难有好器为我藏。
节节高升是吉祥,莲枝盘绕青翠赏;
富贵本是身外物,官窑民窑又何妨?
此瓶高40厘米、径22厘米,器型十分规整、丰满、大气,给人一种气魄感。历史上看,明清以来做为“节节高升”吉祥用意的葫芦瓶,历朝历代都有生产,尤以清代为多。但器型大都是两节,三节较少见,偶有所见,也尺码较小气势顿失,震不住大户厅堂的气场和风水。观此瓶,体积适中,有威,有势,当初应不为小户所有,其瓶型的制作是参考和带有了皇室器型与气韵。

青花具有明快、青翠、艳丽、沉稳的发色特点。画工流畅,层次清楚,纹饰繁复,极具工笔,绵延不断的莲纹与大幅花朵,给人予赏心悦目之感。
明亮清晰的气泡,有如涌泉一般从内里的深处向外汇集喷出,大小有致。青色有自然流淌现象,略显晕散,釉色清透,有尖锐刺手的爆釉斑。

花繁叶茂,舒展而饱满的缠枝莲纹,

包浆陈旧,衔接处釉色堆积带有锡光,具有百年以上的时代感。

莲纹盘延,层层舒展,花脉翻卷,扭动优美,但同前朝官瓷相比,纹型略显软弱。

青花釉色沉稳,绝无飘浮之像。

底足包浆老旧。

边足光润平滑,胎釉结合紧密。

显示了老足的特征。
美国芝加哥东方艺术俱乐部藏品

明 嘉靖




清 乾隆本朝





清 乾隆


宋元 钧窑天青釉紫斑葫芦瓶 是道教的圣物及法器,存放金丹的容器。

清 乾隆


清乾隆缠枝花卉纹

清 雍正黄地缠枝花卉纹

明 嘉靖

故宫 明 成化 青花缠枝莲纹

明 青花葫芦瓶

官窑 绶带葫芦瓶


清 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 成交价:12,320,000

清 乾隆 青花缠枝莲

清乾隆粉彩 2.53亿港币

清 乾隆 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 83,440,000元

明 宣德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