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汉玉熊》:我藏我知

(2012-12-20 00:06:01)
标签:

汉代圆雕玉熊

古玉展示

西汉玉雕精品

handynasty

hanjade


   汉人崇熊,人所共知,是代表了王朝开疆扩土的英雄气概?还是表现了男人彪悍有力的雄性?还是两者兼备?众人各抒己见。最为人少知的是,据史册记载汉代熊型物有同辟邪一样的功用,能携往生的灵体升天。

  我们发现在汉代出土的各类文物中,熊的造型非常广泛和生动,无论是青铜器,玉器,石雕等都立体表现了熊的可爱和举止的夸张,凸起而下垂的双乳,浑圆的腹部和躯体健硕的四肢,脸部则多为写实,总之这是汉朝人所喜爱的动物图腾。

  这是我于二零一一年收藏的汉熊,和田青白玉,尺寸:12x8cm,重:674g,比重:2.95。我的这支汉熊,可谓雕琢得精巧之极,亮点是贵在其神。具有写实的形态,圆耳,口腔开膛较深,使嘴部造型逼真,舌尖上卷,獠牙上下相持,怒眼圆睁,直鼻粗大,支撑起整个上颌面同肩脊贯为一体,两腮后鬃毛竖起,更显一种勇武之感。双乳垂于凸起的腹部,四肢健壮。尾部的处理尤其巧妙,粗壮的长尾从胯部穿过和前右爪相托,带来了生动感,同时对熊体起到了稳定作用。熊的背部线条流畅,两缕飘动的长毛似羽翼(八九年江苏出土东汉初年广陵王陪葬双熊罐熊背有双翼),配之脊背和臀部之间的优美曲线使熊体充满了灵动。

  玉质温润,打磨光亮,琢痕清晰,雕于各处的游丝毛雕显示了熊的皮质。两圆耳和半月型的肚脐孔内都可见掏挖时的螺旋纹,雕工十分到位。皮壳古旧,沟内的包浆和亮度同于表面,整体是深棕色的沁色,有深有浅布局不一,浅处微露青白玉色,深沁色上又覆盖有玉璞和分泌的玉浆,深黑的局部似炭色,可能是填埋墓葬时所使用的封棺木炭所至,这种色泽的巧合,更赋予了玉熊的真实感。

  这林林总总的精雕巧琢和色彩的组合,使圆润敦实的玉熊获得了凶猛的活力和动感。正如资深收藏家又是网友“玉润墨香”兄对陕西出土的白玉熊所做出的评价:“立体型态的熊雕收藏,如用历史,文化,美术三项要求来评审,这件古代玉雕应可获得极高的赞赏。”

 汉人喜吉物,图腾护国疆;股压乾坤稳,英雄天地长。

 史册落典章,携灵入殿堂;辟邪同为友,山室镇魍魉。

 

http://s2/mw690/b613225agd70c7cafccd1&690
立姿、昂首、张嘴、露齿,显露的是一种进取、奋发、崛起的时代精神,符合当时大的历史环境。
http://s14/mw690/b613225agd70c854e8a8d&690
体态圆浑,但不拙笨;神情憨厚,但不愚蠢。形体完全曲线构成。
http://s7/mw690/b613225agd70c8d782fb6&690
棕黑色的玉体有油润深沉之感,减地凸起雕法琢出了线条的优美。
http://s14/mw690/b613225agd70c91632cbd&690
精湛的工艺和设计,刻画了熊首的勇猛之态。这是一种写实的创作。
http://s5/mw690/b613225agd70c9659b464&690
玉表层皮壳极为沧桑、老旧。眼睛炯炯有神,画龙点睛之笔。
http://s7/mw690/b613225agd70c9a86c1b6&690
油丝毛雕的刻画是皮毛感的抽象表示,口腔内修整的极为平整,工到自然成。
http://s13/mw690/b613225agd70cc1d8fb2c&690
这就是汉熊典型的胸部。圆浑、凸起、丰满。
http://s5/mw690/b613225agd70cbedd9294&690
圆浑中雕出了曲线的美,
http://s1/mw690/b613225agd70e333b8630&690
玉璞和粘连物布满玉表。
http://s13/mw690/b613225agd70e3726566c&690

 

包浆、沁色、玻璃光。
http://s7/mw690/b613225agd70e41761c36&690

有如充满活力的眼神,两千来在注视着你。
http://s3/mw690/b613225agd135208389a2&690  

沧桑,还是沧桑;老旧,还是老旧;沁色还是沁色,述不尽的年代。
http://s3/mw690/b613225agd1358d9567a2&690   
碳黑色覆盖着深棕色,这是近处的观察。

http://s14/mw690/b613225agd3abcf6b512d&690 
粗壮的尾部同双脚一起支撑了躯体,使雕件极为稳定。
http://s7/mw690/b613225agd3abe9d2f766&690  

 

这是真实的黑熊。可见汉代的工匠曾对实物有实体的观察,艺术源于生活,才能获得几千年的生命力。
http://s12/mw690/b613225agd70e51c1120b&690
 

下图,汉代熊型陶尊,山西华县南关出土。
 

http://s6/bmiddle/b613225agd42075a10625&690
 http://s14/mw690/b613225agd3be96a82d7d&690

也是憨态可掬。

http://s4/bmiddle/b613225agd3bea4aced63&690


30年代,国外书刊的图片。这也是汉熊,但小眼略显凶残。
http://s12/mw690/b613225agd6516ed317ab&690
河北满城。铜器铸雕的没有玉雕精湛。
http://s6/mw690/b613225agd6517283c095&690
最有对比性的可为是美国Worcester Art museum的那一只汉代玉熊,其型、其体、其工、其色等尽管有细微差别,但就整体观测,实有如出一辙之感。
http://s3/mw690/003kJeUqgy6Ubm2M2em2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