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四岁的女儿佳荫来美国前,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刚刚认全,知道一些水果的单词,会几首简单的英文儿歌,最喜欢哼唱:“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 jar?”尤其是唱到:“Not me. Then
who?”时,小手一摊,憨态可掬。在北京上幼儿园时,园里还有外教,每天一节40分钟的英语课,让她对自己的英文很有信心。记得临行前外公外婆在机场对她碎碎念:“佳荫啊,到那边听不懂小朋友的话,可千万别着急,慢慢就会懂的啊。”小家伙一挺胸脯:“我会英文!”
上美国幼儿园第一天,小家伙就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事实:她什么都听不懂。老师跟她说什么,都得通过班里另一个中国小男孩YX。他比佳荫早来美国两年,英语已经很溜了。好在美国幼儿园,教室里的玩具琳琅满目,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各自在玩,所以佳荫倒也没太被听不懂这件事影响心情。下午我去接她时,她自己一人玩得正在兴头上,早上梳得溜光水滑的两只小辫子,一只散着一只翘到了天上。回来的一路她声音高亢地向我汇报,自己发现了很多美国幼儿园和中国幼儿园的不同。记得她归纳的午睡情况,很是精辟:“有三点不同。1、睡觉不脱鞋。2、没有枕头。3、起床老师不给梳头。”(瞧她当时的中文水平多高,妈妈我现在只能遥想当时了。)看她情绪很好,妈妈就没有提语言交流的问题。
可是到了晚上临睡前,孩子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明天你可以在幼儿园多呆一会儿吗?”听我说:“可以啊。”以后,马上又问:“可以一直呆着吗?”妈妈知道,小家伙开始担心她听不懂的事了。我告诉她:“早上妈妈和YX的妈妈聊过天,YX刚来美国的时候,也什么都听不懂,可是你看他现在,说得多好啊!”小家伙有了具体的实例,放心地睡了。
有了YX的陪伴,佳荫在美国幼儿园的生活,从来都没有不适应,过得很是有滋有味。听力也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上学没两天,就给家里的两个洗手间分了男女厕所,规定爸爸只能在男厕所出入,万一发现爸爸违规了,会摇着小手教训:“爸爸,Privacy!(隐私)”吃饭前,也要张罗爸爸妈妈跟她一起唱英文歌感谢上帝。
琳琅满目的幼儿园教室,每天接她,都是从这里或那里钻出来的
http://s5/mw690/b606f1a0gcf8294715d24&690
居功至伟的小翻译YX
http://s11/mw690/b606f1a0gcf82a8ea3c0a&690
为了佳荫能更快的适应英文的环境,爸爸妈妈也花了不少心思。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们都会让她看大半个小时少儿电视节目。妈妈也暂时放弃了中文的睡前阅读,专攻英语,每天给她读一个多小时的英文故事。爸爸更是坚持用英文跟她对话。三个多月后,老师告诉我,小家伙现在不再需要中文翻译了!
听没有问题后,随之发展起来的是表达能力。佳荫原来在国内幼儿园的时候,就是个小话痨,开始两个月初来乍到的,因为不会说,一直憋着。到了第三个月,有一天去学校接她,生活老师Ms.
Minney激动地告诉我,今天佳荫终于主动跟她聊天了。说的第一句话是:“Look, Ms. Minney,My new shoes!
Minney on my
shoes!”(看,米妮小姐,我的新鞋!米妮在我鞋子上!)孩子那天穿了一双有米妮图案的新鞋,而老师的名字又恰好是米妮,估计实在是憋不住要显摆了。这充分说明,虚荣心有时也可以变成进步的动力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那天,Ms. Minney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的心,也因为孩子的这个进步,春暖花开了。
有了这次的主动交流,佳荫说英文越来越大胆了。在我们住的公寓楼电梯里,开始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问好了。幼儿园回来的时候,还会和门卫叔叔聊上一两句。半年以后,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佳荫和米妮小姐
http://s5/mw690/b606f1a0gcf8421012134&690
班里三个亚洲小姑娘,从左到右分别来自:韩、中、日
http://s16/mw690/b606f1a0gcf85a6f1fe5f&690
2010年秋,来美半年,佳荫四岁半了,在幼儿园升入了PreK(相当于国内中班)。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发展完整的口头表达能力了。班里每周,老师会布置一个主题让小朋友准备演讲。开始的三个月,佳荫还只能听不能讲,到11月时,就开始参加到演讲者的行列了。记得她的第一个演讲是介绍她的小雪人糖罐的。前一天晚上,她自己在家练了很久,从小雪人糖罐的样子、功用一直到她是怎么得到这个糖罐的,边展示边介绍,爸爸只是在逻辑顺序上给了一点小小的建议,最后一次演练,整整说了十多分钟,已俨然一个小小演说家的架势了。来美一年半后,小家伙已经满口英语,只有和妈妈说话,才肯冒冒中文。
2010年夏天,佳荫结束PreK的学习,从幼儿园毕业了。(美国的学制和中国不同,孩子五岁从幼儿园毕业,升入Kindergarten,也就是学前班,Kindergarten设在小学里,所以进入K班的孩子,也算半个小学生了。)
PreK的两位老师
http://s6/mw690/b606f1a0gcf84416f86d5&690
毕业典礼上的小话痨
http://s6/mw690/b606f1a0gcf8453625515&690
从校长手里接过毕业证书
http://s1/mw690/b606f1a0g7b26d5a08030&690
进入K班(相当于国内大班),佳荫除了继续听和说的学习,开始接触读和写的训练。整个K班的上半学期,就是二十六个字母的书写和发音,下半学期是简单的单音节词的认读,并开始阅读每页只有一句话的儿童绘本,写一两句简单的句子。
说到读和写的学习,我个人认为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还是Phonics的学习方法。好在美国有非常完善的phonics教学体系。辅助教材更是丰富多彩。从字母的基本发音,到怎么从单个字母的发音过渡到词的拼读,再从单个的词发展成通畅地朗读句子,最后完成整段文章的阅读,都有详尽有趣的DVD和绘本供孩子学习。尤其是DVD,做得生动有趣,吸引孩子反复观看,很快就把知识记到脑子里了。
我很庆幸佳荫在升入K班前,就已看了很多这方面的DVD,完全掌握了二十六个字母的基本发音,并在妈妈的带领下,开始阅读简单的儿童绘本,走在很多美国当地小朋友的前面。佳荫的英语阅读,是从根据发音规则一个词一个词地大声读书开始的。起初,完全按照发音规则拼写的词,认得很快,比如cat,dog,like,read等等,反而妈妈认为很简单的the,are,you之类,因为不在常用发音规则内,要反应很长时间。从理论到实践到真正掌握的过程很漫长,五岁那一年,一直是处在磕磕巴巴,不成句子的朗读中。这个时期的阅读,老师们都推荐Dr.Seuss的系列丛书:“Cat
in the Hat”,“Green Eggs and Ham”,“Hop on pop”......
http://s3/mw690/b606f1a0gcf8645d1a982&690
K班的下半学期,感觉佳荫的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一下子,整段的语句读得越来越顺畅,对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开始喜欢读大厚本的书了,当然,书里也还是以画为主,但文字的比重,在逐渐加大。
比如这样的合订本,佳荫读了不少。
http://s11/mw690/b606f1a0gcf91a71bfaea&690
2012年夏,K班毕业时,英文睡前阅读都由佳荫自己完成了,还能写两三个句子的小短文。各方面老师的评语都是:Well
developed(发展良好)。
Kindergarten(学前班)开学第一天,感觉小姑娘真的长大了
http://s9/mw690/b606f1a0gcfa6a4f35dc8&690
K班里的好朋友
http://s3/mw690/b606f1a0gcfa6a8816d32&690
现在佳荫已经当了三个月的小学生。不得不惊叹孩子在听说读写上的质的飞跃。
小学一年级,Phonics教学正式展开,老师开始详细介绍发音拼写规则,一个星期有一类或几类拼写规则的学习和巩固,比如k和ck的出现规律,讲了一周;以sn、sc、sm开头的词合起来讲了一周,等等。每周都有相应词的默写测试。谁说美国孩子考试少?小测验也很多,只是老师对成绩不像国内老师那么重视罢了。
写作方面,学校开始正式的语法教学,要求孩子写出完整的句子,逻辑要合理,语句要通畅。几乎每份家庭作业上都要求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对标点符号的要求也开始严格起来。记得一天佳荫回来说:老师今天告诉我们,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光溜溜的。孩子为光溜溜(naked)这个词笑了一晚上,之后再没忘记给自己的句子加上句号或感叹号。相比对标点符号的严格要求,对拼写正确性的要求却很低,只要孩子根据发音规则自己写出词来,错成什么样老师都一概表扬,从不批改。老师的经验,随着孩子Phonics学习的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增加,拼写错误会越来越少的。现在佳荫的英文日记越写越长,甚至在感恩节期间,还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童话。写东西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了。
阅读的要求也具体起来,孩子每星期都会带回家一本书,前半个星期自己读,后半个星期回答相关的问题。我看了一下老师提的问题,如果是故事书,要孩子说出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各是什么。再回答一些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如果是科普类的书,就会问一些书里介绍的知识。老师很用心,根据孩子不同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带回家的书都是不同的,当然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佳荫被分在水平最高的那组,已经开始从幼儿绘本,转到章回体小说了。Magic
Tree House系列,是佳荫目前正在阅读的书。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次成绩报告单上,佳荫得了全A,老师对她的评价是:Well above
the average(远远超出平均水平)。
一年级开学第一天
http://s1/mw690/b606f1a0gcfa4b9f70ab0&690
佳荫的一篇周记(部分)
http://s15/mw690/b606f1a0g7b2834867f1e&690
佳荫在阅读中
http://s3/mw690/b606f1a0gcfa556f22bf2&690
林林总总地写到这里,感觉自己记了个长长的流水帐。孩子来美后的英语学习都在这里了。通过孩子的成长经历,感觉无论学习什么语言,好的环境和好的方法缺一不可。没有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没有大量听和说的积累,再详尽的Phonics规则都只能流于表面;而没有Phonics规则的指导,听得再多,说得再溜,读写都会桎梏不前。国内现在也开始盛行Phonics,但是我想提醒中国家长们,在学习Phonics时,千万不能把它当成灵丹妙药,包治百病,要时刻谨记,大量的听和说才是英语学习的前提。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