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无法遗传!

标签:
天才遗传基因才能 |
分类: 科学 |
在现代文明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是发明和发现,然后就是创新了吧。
打破常规的新看法与新想法,摧毁并取代一直以来做法的新技术,正是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发展经济,开拓边疆,应对能源与环境之类的问题。
我们想要的,是不能被已有概念概括的“天才”。所谓的“天才”是什么呢,这个确实很难定义。一方面事实表明,人类历史是被那些有时不受常识束缚,开拓出新途径的天才们所创造的。
不过,如果把诞生出天才变成方法论的话,是很难的。因为天才的“成品率”不乐观,他们是以难以想象的形式形成的。
当今,被用于GPS,支撑着现代文明的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因厌恶当时的德国管理教育而辍学。那么,为了创造天才,只要等待那个辍学的人就可以了,这么说总是不行的吧。
作为大脑整体性能基准之一的智商,据说有百分之五十受到遗传的影响。身高的话,数据表明受到遗传影响的程度达到百分之六十至八十。剩下的,就是由出生之后的环境和培育方式所决定的。
智商和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那么天才会怎么样呢?从各种各样的事例来看,可以说“天才是不会遗传的。”
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成为了一名工科学者。据说受到学生们的爱戴。看了他的照片,能够感觉是个人品高尚的人。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能像他的父亲那样达成伟业。
即使是在艺术的世界,天才也是无法遗传的。虽然莫扎特的儿子弗兰斯成为了作曲家,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十分平凡。还有巴赫与瓦格纳的子孙们,虽然都有作曲,却十分遗憾地没能进入天才的行列。
弗兰斯.莫扎特虽然是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二世”成名,却虚有其表。如果天才可以遗传,那么也就会有像“爱因斯坦二世”、“托尔斯泰二世”之类的“某某二世”了,然而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
天才是不能遗传的,反过来说,其实是希望。即使父母双亲是普通人,他们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天才。
实际上,大部分的天才,都是偶然被发现的。
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是通过他在姐姐的钢琴课上旁听时记住了曲子这件事发现的。
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活跃于梵蒂冈的红衣主教梅佐凡蒂,据说能够流畅地说包括欧洲的各国语言,阿拉伯语和中文在内超过30种的语言。这个才能,是他在身为木匠的父亲的工厂里玩耍时,偶然学会了隔壁教授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学校讲义后被发现的。
我们不知道天才会在哪里诞生。无论是谁,都有可能抽中成为天才的那一支签。所有人,都是天才的潜在亲戚。
天才,万岁!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和建立个人口碑,请访问翰文网,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